深度报道
-
-
五显春秋多佳日,万佛山水赋新诗。在这里,一个字,就是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就是一段农耕稼穑;谁握住了季节之手,日子的温暖便款款走来。由此,也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根在农耕文化。 仲夏时节,在舒城友人的陪同下,文友一行来到半镇湖水半镇山野的五显镇。参观土地流转,大棚蔬菜种植;参观舒城小兰花茶、石关红茶“公司+基地+茶农”产销市场化模式;参观农民致富、乡村振兴,五显在政策、人才、产业三位一体上的实体典型。所见所闻,感同身受,深受启发。 当我们来到春秋乡时,有幸看到人文的厚重,看到时间的分量,看到山野的色彩。 春秋乡,是...
2023-08-17
-
初到六安工作没几天,便忙于生活安定及业务熟悉之琐事。阿乐是我的同学,在这边高校当老师,欣闻我来此,便邀请我去一处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小镇——裕安区苏埠镇。对于苏埠镇,阿乐也是听同事描述,而我更是无从知晓。 路上两个人一边聊着身边的工作见闻,一边导航着未曾谋面的乡村古镇。 初见苏埠镇似乎没能凸显她辉煌的传说。我们停了车,一路问询着那条悠长而闻名的古大街。古街大体呈十字形,东西南北走向,各自伸展着。阿乐一路问询着让他心仪的苏埠水煎包子,这是他同事极力推荐的。我暗自好笑,为了几个包子,开辆车跑那么远! 街两边...
2023-08-17
-
-
-
淠史杭工程是“人间奇迹”,横跨江淮两大流域,是新中国建立后新建的全国最大灌区,全国三大特大型灌区之一,横贯皖中,纵横皖西。而平岗切岭工程又是淠史杭工程中的奇迹,是灌区最高的切岭。皖西人民用智慧与奋斗、血与汗,以最坚定的信仰、最原始的工具切开长约3公里、深达24米、宽60米的渠道,开挖土方342万立方米,把水送到了下游的200多万亩良田。 淠史杭战天斗地精神的核心要素,皖西人民、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心概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这些精神在平岗切岭工程建设上都有生动体现,5万皖西群众奋斗打通的平岗切岭是...
2023-08-16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坚贞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下,皖西先后兴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4座大型山谷水库,淠史杭工程由设想逐步变成现实。在1958年8月至1972年底的14年中,皖西人民在党的带领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成了新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工程——淠史杭工程,创造了堪称“人间奇迹”的治水史诗。 淠史杭工程是一部共产党人践行初心的为民...
2023-08-16
-
“一定要把淮河治好”,淠史杭工程在毛泽东同志号召治淮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大型水利工程均有泽被后世的深远影响,淠史杭工程的修建泽被淮河两岸人民至今,将曾经的旱涝肆虐蜕变为如今的安澜清波,工程之巨与泽世之宏令其得享“古有都江堰,今有淠史杭”之珍誉。 新中国成立之初,万重困难,资金、专家、技术、设备,无一不缺,“不干”淠史杭工程有千万种理由。然而,“解百姓之苦”的强烈使命,驱动工程的主要决策者曾希圣、杜维佑、赵子厚等排除万难,决心施工。他们带领皖西人民历经14个严寒酷暑的残酷考验,不断挑战人类生理与心理的极限,最...
2023-08-15
-
淠史杭工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的灌区工程,不仅是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更孕育了“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而在淠史杭工程之前建设的佛子岭、梅山等皖西大别山水库群,不但是淠史杭工程的水源源头,更为淠史杭工程建设“打了样”、作出了示范,还是淠史杭精神的源头所在。 20世纪50年代中期,佛子岭、梅山两座水库建设时,《安徽日报》著名记者项有彬先生,曾长住施工现场,采写了大批新闻报道,很多发表在《安徽日报》上。这些报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两大水库建设的火热场景,热情讴歌了党的坚强领...
2023-08-15
-
皖西儿女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20世纪50年代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皖西人民凭着自己的双手,在巍巍大别山中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淠史杭工程。淠史杭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工程,从1958年8月19日动工,至1972年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通水,历时14年。修建淠史杭工程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淠史杭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集中体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切为了人民。皖西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丰水年份洼地洪涝成灾,枯水年份干旱成片。从1383年~1949年566年间,有...
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