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四支队率先东进抗战
中共舒城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夏晓倩
从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到波澜壮阔的铁军东进,新四军第四支队的每一步都镌刻着浴血奋战的历史印记,每一场战斗都彰显着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烽火初燃,蒋家河口首战扬威
1938年春,日寇的铁蹄踏碎了江淮大地的宁静。就在此时,一支肩负着民族希望的队伍——新四军第四支队昂首挺进到皖中前线。面对气焰嚣张的日寇,第四支队必须打出一场漂亮的胜仗鼓舞士气。经过周密侦察和充分研究,司令员高敬亭将目光锁定在日军经常出没的巢县蒋家河口一带。5月12日上午8时许,日军乘2只汽船沿运漕河大摇大摆地登陆蒋家河口。待日军进入了伏击圈后,第四支队九团的各种火力一齐猛烈射击,战士们英勇冲击,仅用了20分钟就结束战斗。此次战斗毙敌32人,伤敌14人,缴获步枪9支、手枪2支、敌旗1面,我方无一伤亡。蒋家河口首战告捷,打响了新四军华中抗战的第一枪。蒋家河口战斗打得干脆利落,极大地鼓舞了安徽乃至华中人民的抗战士气。
东进皖中,椿树岗上再创敌寇
新四军第四支队向皖中东进途中,深入抗日前线,英勇杀敌,阻敌西进。1938年10月9日,第四支队七团一营奉命从舒城西南部的中梅河出发,向舒(城)六(安)公路上的椿树岗一带运动,伺机伏击日军。部队刚刚到达椿树岗附近,东南方向就传来汽车的马达声。一营将士迅速按照命令,依托公路东侧的干沟、山坡等有利地形,做好战斗准备。夜幕降临,当日军车队尾部进入伏击圈后,全营火力集中射向敌人,手榴弹一颗接一颗地飞向日军车辆,爆炸燃起的熊熊烈火照亮了夜空。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一营共击毁日军车辆65辆,击毙日军46人,击伤日军百余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椿树岗伏击战是第四支队东进抗日初期取得的影响较大的胜仗之一,在六安抗战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扎根六安,军民鱼水情深
在激烈的抗战中,新四军第四支队与六安百姓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他们帮助百姓耕种土地、修缮房屋,为百姓治病疗伤。在第四支队指挥部驻地舒城东西港冲期间,人民群众开展了广泛的拥军活动。当地群众昌家政对高敬亭说:“你们不论住在谁家,挑水、担柴、扫地,样样活都干。农活季节更是帮我们劳作;总医院给我们看病又不要钱,这样好的军队天下哪有啊!”“军队爱护老百姓,百姓一齐来助阵。军民合作打到底大家越打越有劲。”在第四支队驻舒城一年期间,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和进步人士汇聚到这里,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洪流之中。
新四军第四支队在六安的抗战历程,创造了中华民族华中抗日战争史上的光辉一页。如今,六安大地早已换了人间,昔日的战场变成了繁荣的家园,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在烽火岁月中为了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的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