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吐石铺大捷
中共霍山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郑凤琴
霍山鹿吐石铺地名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曾有神鹿为救助朱元璋母子摆脱元军的追杀,向汹涌的洪水中口吐石头助其过河。在1938年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这传说中的石头真成了阻挡日军入侵的屏障,在霍山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奏响了一曲壮烈的抗战凯歌。
1938年8月,日军集结10多万兵力,分南北两路取道六安、霍山,进攻鄂豫,包围武汉。南路日军在飞机掩护下,从合肥以南的山南馆、双河地区出发,向霍山境内推进,29日攻陷霍山县城。日军占领霍山后实施野蛮的“三光”政策。日军的暴行激起了霍山军民的极大义愤,决心团结一致,痛击日军。
鹿吐石铺山高地洼,易守难攻,是天然的军事要地。考虑到此为日军西侵武汉的必经之路,中方遂派重兵布防,静待日军入瓮。9月25日,日军教导队1500多人,在联队长南浦湘吉率领下,出霍山县城西犯。狡猾的日军采取迂回战术,由县城东门出发从牛角冲折向西经柳林河、梁家滩再绕道至姚家畈,妄想声东击西吸引火力。26日,日军由文家畈分成两股,一股由南浦湘吉率领南向舞旗河,欲迂回至烂泥坳。行至草场河时,遭到霍山守军和地方游击队阻击。另一股1000人计划经甲板冲出古桥畈,到落儿岭时受到省保安团阻击,西窜至鹿吐石铺时又遇守军阻击。傍晚时分,霍山守军居高临下向敌夹击,日军仓慌逃回古桥畈。之后,日军抢占六万寨龙头岩高地,凭借火力优势,步步紧逼。随着战事吃紧,驻扎在新铺沟的部队火速前来增援,将南浦湘吉所部击溃后向鹿吐石铺靠拢,并夺回龙头岩制高点,迎头泼下密集弹雨,打的残敌躲入姜家大院。27日拂晓,守军某团赶至五桂峡增援,炮轰姜家大院。中午时分,被重重包围的日军分三路逃窜,均被打的落荒而逃。
经三昼夜的持续激战,我方军队击毙日寇1370余人。战斗期间,霍山官兵凡能拿枪者皆奔赴前线,连马童、炊事兵都不例外;当地百姓以土枪、猎铳加入战阵,协助部队搬运弹药、挖掘战壕。国难当头,军民团结一心,血肉同筑,拦住了敌人凶悍的野心,更昭示了中华儿女永不屈折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