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奔跑,他们是抗疫“摆渡人”
——裕安区苏埠镇跑出转运隔离“加速度”
日前,裕安区苏埠镇全域被划定为封控区,成为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4月12日上午,记者进入苏埠镇了解到,在该镇抗“疫”队伍中,有这样一群逆行者——转运隔离组:他们24小时不间断地往返接送转运隔离人员,是昼夜兼程的“摆渡人”,面对疫情和风险,他们开启“白+黑”奔跑模式,跑出了疫情防控的“加速度”。
“你好,这里是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区疾控中心排查信息,你与一名已确诊病例有时空亲密接触,被认定为密切接触者,请准备好个人生活用品,等待转运,请予以配合。”当天中午12时许,在苏埠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里,镇计生办主任张斌用沙哑的嗓音,电话通知一位群众做好准备,进行转运隔离。
“收到,马上出发!”这是转运隔离组成员符文玄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们转运隔离工作是从4月4日开始的,转运的人包括密切接触者、特殊群体、核酸检测异常等人员。”90后的符文玄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她告诉记者,每天接到的任务都需要在当天转运完成,所有人白天黑夜连轴转,不停地接听电话、接收转运通知单。流调、对接、转运……这样的工作,他们每天都在重复。自转运隔离组成立以来,小组的成员们一直奔走于各小区、村居之间。无论昼夜,他们24小时待命。
“早一秒排查出一个密切接触者,早一秒尽快转运隔离,就少一点疫情传播风险。”苏埠镇副镇长陆大兵眼睛里充满血丝,但眼神却透露着坚毅。累了、晕了,在椅子上眯几分钟;饿了、渴了,能多顶一会是一会,从4月4日到现在,陆大兵没有睡过整段觉,吃住都在办公室,没洗过一次澡,因为闷热,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
由于隔离点较远,每次转运、洗消完成后再返回单位需要很长时间。在转运中,还经常会遇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转运进程。“转运隔离人员情况各有不同,家属难免有些紧张担心,工作人员就会耐心解释、反复沟通,直到打消对方顾虑。”陆大兵说。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苏埠镇按照第一时间联系、第一时间上门、第一时间转运的原则做好相关人员闭环管理和转运工作。转运隔离组成员按村庄、人员类别等将转运信息进行分类,积极与各相关村(居)、学校取得联系,及时更新转运资料,科学、合理地安排转运工作,全体成员默契配合,使每一次转运任务都能精准落实,快速完成。为了提高转运效率,转运隔离组人员经常是边核实信息边同时做好防护,马不停蹄地一趟接一趟进行转运工作,很多时候,他们连饭也来不及吃,就急忙出发,目的就是实现转运隔离任务当日清零。
南楼村党员陈超以卡点为家,每天24小时坚守,并协助做好转运隔离人员的心里疏导;孙湾村志愿者李普,每天开自己的私家车义务为村民运送生活物资、清运生活垃圾,同时,还协助做好转运隔离带路指引工作……
“大家都在坚持,我们党员干部更应该冲锋在前!”苏埠镇党委副书记陆亚家中两个孩子年龄尚小,都交给岳母照顾,连续多日的紧张工作,他顾不得给家里打上一个电话。为了不打扰他的工作,妻子不给他打电话,只在信息里告诉他安心工作,注意防护。
在紧张的转运隔离工作中,苏埠镇党员冲锋在前,干群齐心协力,与疫情赛跑,与病毒较量,就像一颗颗“螺丝钉”,紧紧钉在“防疫”第一线,用执着与坚守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世巧 康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