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谋良策
均衡教育如何推进?
何顺龙委员
5G赋能助推教育均衡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何顺龙一直关注我市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通过过去一年的调研,今年两会,他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优质在线教育平台 平衡城乡教育及家庭教育差距的建议》的提案。
何顺龙说,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着城乡学校生源质量差距大、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乡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等问题。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教育形态也发生巨大变化,他建议,开展全市范围中小学本地化线上家庭教育讲座,通过对孩子常见问题的成因分析,辅导家长协调家庭关系、调控情绪的方法,并对常见疑难问题进行诊断给予指导,提供家庭辅助教育方案。另外,利用好5G技术,积极实施乡镇学校教研支援工程,促进城乡优质师资交流,资源共享,大力发展远程教研,打破空间壁垒,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同时缓解乡村地区师资不齐、工作压力过大、提升机会欠缺的现状。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单姗 张玉)
张蕾委员
加强乡村学校素质教育
农村教育资源有限,乡村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还存在乡村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基础较差、素质教育软硬件不足等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
需要试点推行“循环流动教学”。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和交通情况,对音、体、美等稀缺性学科教师划定循环流动教学区域,按周排课程表,确保乡村学校间的素质教育均衡。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整合分散的教师资源和教育资金,集中到乡镇、中心村学校,提升综合教育水平。加强校舍、专业教学设施的标准化建设,配齐生活老师,切实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寄宿制学习生活保障,以便有效开展素质教育。
筹备搭建公益教育援助平台。在现有教育帮扶、支教等活动的基础上,建立我市“乡村学校素质教育专家人才库”,同时筹建我市公益教育援助平台,专门组织协调“专家库”成员开展长期定点支教帮扶活动。
提高乡村学校教师待遇。确保他们能够安心从事乡村素质教育。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在公益教育援助平台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乡村少年儿童教育监护机制,引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作为乡村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补充内容。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传豪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