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改革激发乡村新活力——西南政法大学团队赴霍山但家庙镇调研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经研渝理”实践团队前往安徽省霍山县但家庙镇,围绕“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实地调研。在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团委的支持下,团队深入观音岩村、花石嘴村、大河厂村等村庄,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基层的实践成效。
近年来,霍山县但家庙镇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有偿退出等创新机制。其中,观音岩村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确定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而但家庙镇更是承担了霍山县5个县级村庄规划试点任务,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重要试验田。
调研中,团队成员与但家庙镇各村负责人展开座谈,深入了解当地如何通过宅基地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同时保障农民权益。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团队分组走访农户,发放问卷百余份,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改革政策的实际影响。在花石嘴村,一位村民表示:“以前宅基地闲置着也没用,现在能流转出去,不仅增加了收入,还让村里环境更整洁了。”而在观音岩村,村干部介绍了如何结合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将宅基地改革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
此次调研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宅基地制度改革不仅是土地政策的调整,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但家庙镇的经验表明,通过制度创新,既能保障农民居住权益,又能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动力。(张健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