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淠河学校文化之溯本求源——“淠”字探究

编辑:王伟 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8-22 16:16:15 【字体:

2.何景成编撰《甲骨文诂林补编》上册第1322词条。

何景成,男,1977年生,主要从事古文字学、先秦史学的研究、商周金文中的族徽研究、田野考古等。在《考古》、《南开大学学报》、《古文字研究》、《中原文物》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一部。

1c31b1920f0a43799680d240e3f47a49.Jpeg

3.姚治中著《皖西古代史》。

姚治中出生于193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被选为安徽省历史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皋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现受聘为安徽省大别山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姚治中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与皖西地方史的研究,致力于皋陶文化研究20多年,苦心孤诣,笔耕不辍,共发表论文及短论200余篇,著有《皖西古代史探索》《走进古代皖西》《从皋陶到刘安——汉文化成型期的皖西》《重评“淮南狱”》《皋陶文化与<道德经>》等专著,应安徽电视台“新安百姓讲坛”之邀,作“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皖西远古文化”报告,在六安电视台“六安讲坛”连续两年主讲“皖西古代史话”。以及姚教授应邀专门为淠河写的一篇文章《我们的母亲河叫淠(pèi)河》,详细地注释了了淠河的读音由来(2011年12月3日发表于《大别山晨刊》)。姚治中的研究成果经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多次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00859568932b46edaf762e3ca8b90d72.Jpeg

商王从今怀远出发,“涉沛”(溯沛河)南下,到“霍”地区讨伐三苗和皋陶的后代。其中多次说到沛河,从当时的六地通往霍山地区的河流,只有这一条河流,因此3000多年前沛河就是如今的淠(pèi)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