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群
网站首页
六安概况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六安新闻
视频六安
六安时评
健康教育
图片新闻
财经报道
少儿才艺
科教育人
文旅六安
皋城万象
名人馆
六安社科
妇幼保健
数字报纸
您的位置:
首页
>
六安新闻
>
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与六安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党领导下仅次于中央红军的军事力量。六安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一、红四方面军的成立 1931年11月7日,在庆祝十月革命节的欢乐声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宣告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红四方面军下辖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红四军军部改为红四方面军总部,辖第十师、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第十师师长倪志亮、政治委员甘元景;第十一师师长王树声、政治委员甘济时;第十二师师长陈赓、政治委员刘杞。红二十五军军长旷继...
2021-06-25
白色恐怖下,这里28年红旗不倒
1930年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成立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创建的根据地之一,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诞生了多支红军主力,在白色恐怖下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2021-06-23
中国共产党的皖西红色谱系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之际,我们深沉怀念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奠基人、中国共产党皖西建党人蒋光慈及其他革命先烈、先驱。 蒋光慈(1901-1931),谱名蒋儒恒,号北峰;曾用名蒋宣恒、蒋侠生、蒋侠僧、蒋光赤以及众多笔名。他的祖籍为原六安县莲花庵(现属裕安区分路口镇)。民国六年(1917年)六安新修的《蒋氏宗谱》载有蒋光慈父亲蒋敦芳(即蒋从甫)撰写的《源流序》,明确指出:“明季,潮公来六,由贯公分迁,卜居城西武陟山,依山为村。此皋城蒋氏所由来也。”蒋光慈在这部宗谱中也写了《续宗谱序》,序后赫然署名为“十三世孙儒...
2021-06-22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与六安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简称红二十七军,又称东路军)是在六安成立的红军部队。红二十七军在鄂豫皖边区革命形势最困难的时候成立,坚持东线转战,保存了革命力量,策应了红四方面军西征。 一、红二十七军的成立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撤离鄂豫皖苏区。此时,分散在皖西北各地坚持斗争的有皖西北道区和六安、霍邱、霍山、五星、英山等县地方武装,红二十七师七十九团、红七十五师二二四团,以及尚未转移的4000多名红军伤病员和2万多名地方干部、革命群众。 按照鄂豫皖中央分局指示,10月1日,皖西北道委在英山县(现...
2021-06-22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与六安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简称红二十五军)是在六安境内组建的主力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红二十五军表现勇猛、战功赫赫、屡创奇迹,被称为“长征先锋”,享有“百将之师”的美誉。从1931年10月到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驰骋战斗在鄂豫皖边区,曾是红四方面军麾下的一支劲旅。 一、红二十五军的成立 1931年,鄂豫皖苏区红军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后,为扩大红军队伍,根据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军委会决定,1931年10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六安县麻埠(今属金寨县)成立,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初辖第七十三师,师...
2021-06-18
濒临失传的技艺—— “皮匠”绝活成绝唱?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皮匠”二字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可能非常陌生。曾几何时,皮鞭、马鞍等皮具在集市上风靡一时,现在却鲜有看到。皮匠手艺,这个在时间长河里流淌的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境地。 在霍邱县宋店镇张集村,有一对仍在使用传统手艺鞣制牛羊狗猪等各种动物皮张和制做皮件的皮匠老夫妻,他们叫徐步海和贺兆珍。近日,记者来到老人家中,两位老人正坐在家门口将整张牛皮割成细长的绳子,再编制成簸箕等竹篾制品,一张皮子在徐步海手中翻来覆去,手起刀落间,一条粗细均匀、长约数百米的皮条已经散落地下...
2021-06-18
百岁老红军,红色“听风者”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六安是“将军的摇篮,红军的故乡”,六安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中华大地这片满是红色基因的热土上,每座山都有故事,每条河都有传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寻访百岁六安籍老红军,让我们一起追忆那段光辉的岁月,见证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每一位老红军的回忆,都蕴含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2021-06-17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与六安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以下简称红四军),是1931年期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部队,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源头之一。红四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六安是红四军的重要发源地。 一、红四军的成立 1931年1月中旬,按照中央的决定,1.1万人的红一军与1100人的红十五军在麻城福田河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余笃三,参谋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曹大骏。初辖两个师和一个独立团:原红一军第一师与红十五军第一团合编为第十师,师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副师长刘英;原红一军第二师(主要...
2021-06-16
【走邮路 看安徽】诞生在大别山深处的“赤色邮局”
在金寨县汤家汇,有三间不起眼的平瓦房,这几间房子虽不起眼,却是不折不扣的国宝,这里是赤城县赤色邮政局旧址所在地,现在全国保存完好的苏维埃时期邮局仅有两所,这就是其中之一。从1930年开始,赤色邮局担负起发行报刊、邮寄信件、传递文件的任务,众多邮递员用忠诚和鲜血,见证了中国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 皖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将军的摇篮,红军的故里。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六安金寨就建立了中华苏维埃鄂豫皖苏区赤色邮政,当时也叫“红军邮局”,设立在金寨县汤家汇老街上徐氏宗祠。这个邮局是安徽境内第一...
2021-06-15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与六安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又称红一军)是1930年期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部队,是鄂豫皖边区第一支实现统一指挥的红军,是红四军、红四方面军的主要源头。六安是红一军的主要发源地,红一军下辖的3个师1个旅当中,有2个师1个旅是在六安境内组建。红一军的组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的重要标志。 一、红一军的成立 1930年春,中共中央决定,统一鄂豫皖三省边界党的领导,建立鄂豫皖边区特委,统一红军的军事指挥,组建红一军。3月20日,在湖北省黄安县箭厂河召开鄂豫皖边区党的代表大会,传达中央的决定和指示,通过了红军改编的...
2021-06-11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
共728条信息/共73页
转到第
页
新浪微博
官方微信
本页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