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群
网站首页
六安概况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六安新闻
视频六安
六安时评
健康教育
图片新闻
财经报道
少儿才艺
科教育人
文旅六安
皋城万象
名人馆
六安社科
妇幼保健
数字报纸
您的位置:
首页
>
六安新闻
>
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
周狷之
周狷之(1903-1930),原名周天瑜,化名尤迟,裕安区苏埠人。出生于豪绅地主家庭,在校读书时深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了安庆六二学 潮、反对省议会贿选和反对曹锟贿选总统等斗争。他曾在卧室张贴“反对封建旧礼教,建设民主新家庭”的对文,公开反叛自己的封建剥削阶级家庭。在周狷之的教育帮助下,他的妻子、弟弟及弟媳均投身革命。 1926年6月,周狷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党组织派遣去武汉迎接北伐军。1927年春,随北伐第三十三军回六安,成立六安左派国民党临时县党部。7月,中共六安特别区委员会成立,周狷之当选为委员。他与书记...
2021-07-09
黄人祥
黄人祥(1897-1930),字瑞生,化名黄瑞卿等,裕安区石婆店人。1918年秋考入六安县省立第三甲等农业学校。在校期间,深受进步教师朱蕴山、沈子修、桂月峰等人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积极投身革命,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1919年,被选为学生会副会长。1920年初参加学校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组织——中国革命小组。在声援安庆六二学 潮、反对第三届省议会贿选和驱逐六安县知事骆通等斗争中,黄人祥表现了高度组织才能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1921年,加入六安县农民协会,成为六安农民运动的骨干。 1923年,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后因参与领导...
2021-07-09
吴干才
吴干才(1906-1929),原名吴维桢,别名林笑天,裕安区西河口人。自幼随父亲读私塾,后就读于河南固始蚕桑学校、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和安庆中学、安庆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曾在家乡发起组织六安县沪案后援会,积极投入青年学生运动。 1926年,吴干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和邹同礽共同负责中共六安特别支部在棚场巷内创办以黄烟工人为主体的平民夜校,组织吸收黄烟工人和商店店员参加学习。1927年夏,中共六安特别区委员会成立,任特区委委员。1927年10月,国民党在六安开展“清党”活动,吴干才接受组织指...
2021-07-07
詹谷堂
詹谷堂(1883-1929),又名詹生堡,金寨县南溪人。他出身贫苦,为人正直,14岁以前一直在家放牛、砍柴,14岁开始跟着父亲读书认字。他深知穷人读书的不易,学习格外用心,1904年考中了秀才。1905年,詹谷堂在家乡设馆教书,破例招收女学生,让穷人子弟免费入学。1914年秋,来到固始县志成小学任教。 五四运动以后,詹谷堂倡议和主持成立了志成小学读书会,团结进步师生,学习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詹谷堂的学生袁汉铭、王禾生相继考入由董必武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詹谷堂曾多次去武汉中学,并通过袁汉铭结识了董...
2021-07-07
一份三十八年前的申请
今年6月初,我因工作需要到洪集镇调研,镇上年轻的刘书记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非常熟悉当地的山山水水和人事。交谈中,他向我展示了他微信里的一份收藏——一份38年前的申请书。申请书是用蓝色钢笔水在一张白纸上书写的,经过长久的岁月沧桑,字迹已经褪色,但依然清晰可以辨认。 这份申请书的申请人叫李保堂,一名共产党员,复员军人,他在一个国有林场当林管员。申请事由:因为本人长期患肺结核,医治无效,命在旦夕。为使自己死后不被软埋(无钱制棺木遗体直接埋入泥土中),向人民政府申请砍伐一棵板栗树做棺材用。 申请书的字...
2021-07-06
湮没在历史烟云里的血色往事
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全面转向了战略反攻,全国各大战场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而在皖西舒六霍三县交界的大别山麓,却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阶段。国共双方的武装力量在这片崇山峻岭、村镇庄户间进行着殊死较量,当地人叫做“拉锯战”。 激战小黄岭 七十三年前的初春,舒城县的黄沙冲群山巍峨,逶迤连绵,高海拔的山区春意料峭,这年的映山红盛开得比往年都早,远远望去像血一样的火红。黄沙冲纵深有十几华里,小黄岭大黄岭是最高峰,西可到霍山县的真龙地、杨三寨,北可达六安的东石笋、毛坦厂。世世代代分水为界,就...
2021-07-06
李开文的故事(一)
金寨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县有10万多人参加工农红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势造英雄。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一时风云际会,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毛主席在延安时的炊事员——李开文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是伟大的革命事业把他与伟人们联系在一起。 李开文的革命生涯 李开文同志,金寨县槐树湾乡板棚村人。1897年4月出生,1993年4月病逝,享年96岁。老人1929年参加家乡赤卫队,1932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由陈云、李富春、蔡畅介绍,加...
2021-07-02
王绍虞
王绍虞(1897-1928),曾化名李静卿,裕安区顺河人。1917年进入六安县立第五高等小学读书,开始接触新文化知识。高小毕业后,考入安庆皖江体育专科学校读书。由于安徽北洋军阀政府迫害进步青年学生,1923年他与同乡学生王立权结伴奔赴上海,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在这里,他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快,不久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冬,王绍虞寒假返乡,在六安城和进步青年周范文、胡苏明等发起并组织青年励进会,吸收青年学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寻求革命真理。寒假结束返校后,被中共上海大学支部接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冬...
2021-06-29
杨溥泉
杨溥泉(1900-1927),原名杨本祖,后取名杨文渊,号溥泉,裕安区苏埠人。1920年秋,考取在安庆的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 1921年,为争取安徽省教育经费独立的六二学生运动爆发时,杨溥泉是走在请愿队伍最前列的学生之一。当反动军警向请愿队伍开枪镇压时,杨溥泉与其他同学冒着危险,抢救中弹垂危的姜高琦、周肇基两位同学。六二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最终取得了胜利。此外,还参加了驱逐贪官六安县知事骆通的斗争。1922年,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倪嗣冲、马联甲操纵省第三届议会选举,迫使地方审判厅宣布怀宁县选举无效。杨溥泉...
2021-06-29
“觉醒年代”的皖西青年
1919年7月,安徽省立芜湖五中学监、教师高语罕在安徽督军压制下被校长解职。临行前,刘希平和学生们每人出一块钱给高语罕送行。大家来到长江轮船码头边一个酒楼上,叫了两桌酒席,买了两瓶白兰地,开怀痛饮。 刘希平斟酒敬大家说:“我们共学三年,古人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今天分别,有几句话要说。国事纠纷,来日太难,前途安危,未可预料。本人比诸位同学年长一辈,但议论经史,吾不如李宗邺,下笔千言,吾不如蒋宣恒(光慈),遇事定计,吾不如胡澍(苏明)。但领会诚意,正心敏知,指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吾可为诸君终...
2021-06-25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共728条信息/共73页
转到第
页
新浪微博
官方微信
本页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