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群
网站首页
六安概况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六安新闻
视频六安
六安时评
健康教育
图片新闻
财经报道
少儿才艺
科教育人
文旅六安
皋城万象
名人馆
六安社科
妇幼保健
数字报纸
您的位置:
首页
>
六安新闻
六安新闻
他们的新婚“蜜运”
孙晖的新婚妻子张玲莉 广州车务段 供图 还记得抖音获赞14.2万的“网红”客运员吗? 2021年9月,韶关东站客运员孙晖为一位佝偻老者提供爱心服务的暖心一幕被一位旅客抓拍并发布在抖音上。短短几天,多个抖音官方账号和网友转载、点赞,其中一条最高点赞量达到14.2万。 今年春运,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1月26日上午9时,客运员孙晖正在三站台用小喇叭进行宣传引导、组织乘降。 孙晖的新婚妻子张玲莉是韶关东站的广播员,在综控室工作的她可以观察到车站的每个角落,现场联控、重点旅客、股道确认都逃不过她的“法眼”。...
2022-01-29
时政Vlog丨锅里的幸福
2022-01-29
一见·十年新春访农家,总书记惦念的人和事
年馍、饺子、家乡味道,让年味长久萦绕舌尖;窗花、对联、大红灯笼,把喜庆融入万家灯火。2022年1月26日,正在山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汾西县僧念镇段村,走进村民家中看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春节前夕考察,常会进村入户访民情,在他心中:“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从曾经“瘠苦甲于天下”的连片特困地区到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大草原,从红色圣地的老区人民到西部地区的少...
2022-01-29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千年古城里的晋商精神
山西商业历史源远流长。 唐代韩愈有诗云“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描绘的就是山西汾河两岸繁荣的商业景象。至明清两朝,以太谷、祁县、平遥等为代表的晋商肩挑背贩,走南闯北,成为国内势力最为雄厚的商帮之一。 “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亏”“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晋商起家微利,从三晋一隅辐射塞北江南,靠的正是诚信。 太谷广誉远药店,配药保证精购原料,“龟龄集”“定坤丹”长盛不衰;祁县复盛公商号,经营从不缺斤短两,“复”字号货物远近闻名;平遥长泰永绸缎庄,物尽其美不抬高价,锦缎丝绸享有美誉。晋...
2022-01-29
苏州火车站里的“苏式”年味儿
【春运进行时】 “妈妈,你快看,这个五颜六色的‘福’字好特别哦!”一名儿童旅客指着苏州火车站候车室玻璃墙上的“福”字说。 走进苏州火车站,地面上的“福”字、玻璃窗上的“金钱虎”以及进站口挂着的小灯笼映入眼帘,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这些富有苏州传统文化元素的饰品,正是苏州站与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开展“青春送暖 福至万家”党团志愿活动所展示的内容之一。印年画、赏年画、写祝福,让旅客在匆匆旅途中,停下脚步,感受“苏式”年味儿。 车站南二楼候车室西侧,一处不足5平方米的区域,被旅客围得满...
2022-01-29
潮头观澜丨晋煤蝶变 能源之路
煤炭,又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粮食”。煤炭对我国尤为重要,全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占94%左右。煤炭,关乎寻常百姓家的一炉火、一盏灯、一度电,更关乎国家工业生产、能源安全、经济命脉。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考察,传递了推进“双碳”工作、落实能源保供等方面的鲜明信号。 点击收听本期《潮头观澜》音频版 00:00 03:54 三晋之煤 点亮中国 山西,我国第一产煤大省,煤炭产量长期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70%以上供应省外。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中南铁路,一条...
2022-01-29
第一观察 | “稳定脱贫”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有多重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深入到山西的两个村庄考察调研,慰问群众。从时间和地点来分析不难看出个中深意。 从时间看—— 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一周年之际;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 农历春节前夕。 从地点看—— 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是去年秋汛中临汾市农房受损较为严重的村庄之一,存在因灾返贫风险; 汾西县僧念镇段村曾是贫困村,贫困人口较多,稳定脱贫任务重。 这两个村面临的问题,正是当前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这次山西之行,总书...
2022-01-29
你的微笑,是我最美的勋章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的根本标准。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从这个意义上说,百姓脸上的微笑,就是丈量初心的一把标尺,就是共产党人最美的勋章。 做百姓期盼的事、让百姓洋溢出幸福,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但不可否认,在服务群众方面,少数干部仍有思想、认识、作风、落实上的诸多...
2022-01-29
大接访,安徽做了篇“大文章”
几天前,一封暖意融融的感谢信摆上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的案头。来信的是宿州市埇桥区的一名小学教师。一个多月前,省委书记在埇桥区公开接访时,她代表学校编外教师群体反映了待遇方面的诉求。接访后,老师们的疑惑很快得到解答,并对信访结果表示满意。做信访工作,只有真心实意,才能捋顺群众心意。2021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书记郑栅洁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要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接访不走过场、写信真管用。一个多月来,从省级领导,到各市县、各厅局,...
2022-01-29
安徽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铁军”
1月28日上午,省委书记、省委审计委员会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省委审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把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体现到审计工作全过程,立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继续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以高水平审计工作更好服务保障安徽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省长、省委审计委员会副主任王清宪,省领导刘海泉、刘惠、宋国权出席会议。郑栅洁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
2022-01-29
首页
上一页
5624
5625
5626
5627
5628
5629
5630
5631
5632
下一页
尾页
共127513条信息/共12752页
转到第
页
新浪微博
官方微信
本页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