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党建引领“帮李忙” 智慧服务“惠民生”   ——金安区清水河街道李台社区基层治理新实践

编辑:杨庆云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43 次 发布时间:2025-03-21 08:39:33 【字体:

  在金安区清水河街道,李台社区以党建引领为针,智慧服务为线,通过“红色议事厅、全龄服务站、智慧云平台、民生微更新”四大创新实践织就基层治理创新网络。在这里,红色基因与现代治理深度融合,民生需求与精准服务同频共振,绘就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社区治理新图景。

  每周一的红色议事厅总是热闹非凡,“红管家”物业党建联盟成员们正就三八节活动方案进行激烈讨论:“原计划包场观影因场地问题搁置了,不如结合学雷锋月组织露天电影?”这样的场景已成为社区治理常态。

  “为进一步强化红色引擎作用发挥,我们创建了‘1+3+N’工作机制,在社区、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中心等搭建了6处红色议事厅。”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健介绍说,依托红色议事厅,让社区党总支、物业、业委会、共建单位与N方社会力量形成治理合力,构建全民参与的红色共治新格局。

  从露天垃圾池拆除的协商到电动车充电桩安装的进度跟踪,都是李台社区深化党建引领、推动“皖美红色物业”建设的生动缩影。2024年,李台社区通过红色议事厅收集的127条意见建议,98%在72小时内得到响应,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在推动共治的同时,社区也将温暖精准投送到每个年龄群体。老年活动室里墨香四溢,76岁的汪大爷正挥毫书写“老有所乐”,这是他参加书法课后完成的必备流程,写完后他将去参加老年社团志愿活动。“既学到书法,又锻炼了身体,每天都感觉非常精神!”汪大爷笑着说道。

  针对“一老一小一青壮”群体,李台社区构建起“时间银行+普惠教育+创业扶持”的立体化服务体系。借助老年人“时间银行”这一特性,已吸引70名低龄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同时老年学校开设书法、太极等4门课程,让老年群体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深度融入社区。

  不远处的“青藤课堂”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我们通过专业社工组织引入第三方机构开设了‘青藤课堂’,包含书法、篮球、吉他等课程,累计托管学生5000人次,让双职工家庭吃下‘定心丸’。”社区工作人员戚飞介绍说,同时社区还联合青年夜校开展烘焙、美妆、摄影、瑜伽等技能培训,为青年们提供了一个提升自我、拓展兴趣的优质平台。

  而在“巾帼共富工坊”内,宝妈游萍手指翻飞间,一件精美的绳艺作品逐渐成型:“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收,每周非遗课成了我们的固定活动。”游萍为社区的贴心服务竖起了大拇指。面对居家宝妈兼顾家庭与灵活就业的需求,李台社区走遍乡镇对接项目,决定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入非遗手工坊,目前已带动120余名宝妈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社区治理也插上了智慧翅膀。点开“李台智慧社区”小程序,居民韩斌刚提交的小区休闲座椅少、南门小广场没有路灯等问题已进入处置流程。在韩斌展示的小程序上,活动预约、意见征集、问题反馈、公示服务事项、收集民意等服务一目了然。“之前我们用微信群管理时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活动名额抢报冲突、信息传达不及时等。”杨健介绍说,社区通过整合志愿服务、民生诉求等功能,实现了“三个转变”:活动前线上征集需求,使服务匹配度提升40%;“名额秒杀”机制让参与效率提高60%;问题处理全程线上追踪,群众满意度达98%。2024年通过平台处理事项236件,平均2.5小时的响应时间见证着科技赋能的治理效能。

  民生改善的答卷最终书写在街巷之间。碧桂园商铺前新铺的柏油路面平坦宽阔,商户的生意日渐红火;600平方米的社区泳池在闲置六年后重现碧波,成为夏日里居民消暑休闲的热门打卡点……“居民点单—社区接单—多方联动”机制,2024年,社区实施的18个“微更新”项目以平均22天的速度落地,120万元的投入化作看得见的幸福。

  从“红色议事厅”的民主协商到智慧平台的云端互动,从银发志愿者的“时间银行”到宝妈手中的非遗丝线,李台社区正以绣花功夫编织民生幸福网。杨健表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深化“帮李忙”品牌建设,让智慧治理更有精度,为民服务更有温度,奋力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精彩答卷。(尤元丽 记者 崔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