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区 以工代赈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本报讯 近年来,叶集区持续发挥以工代赈政策功能作用,巩固赈济模式创新成果,加快补齐农村生产生活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短板,“十四五”以来,该区先后实施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项目9个,总投资7766万元,获得以工代赈资金4508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务工893人,发放劳务报酬704万元。通过以工代赈,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扩大政策影响力,调动群众积极性。坚持“先有群众,后有项目”原则,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板凳会等方式进行宣传,提升群众对以工代赈政策的知晓率,同步做好当地劳动力数量、务工技能等情况摸排工作。通过宣传,群众报名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高涨,为项目后期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激发致富内生力,增强群众幸福感。项目建设期间,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符合进度要求等前提下,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坚持“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最大程度为有务工意愿和能力的村民创造就业机会,激发群众依靠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三元镇自2021年以来累计获得以工代赈资金2020万元,发放劳务报酬423万元。
丰富以工代赈内涵,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探索长效分红、设施管护、稳定收益等工作机制。项目建成后的承接运营主体以中央以工代赈资金形成的经营性固定资金为计算依据,采取“村集体经济积累+本村低收入人口”的分配模式,向项目区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分红,保证以工代赈政策长效惠农,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功能作用。 (记者 谢菊莲 实习生 张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