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区平岗街道:以“水”为媒 织就美丽画卷
“巍巍大别山 悠悠淠史杭”,位于大别山脚下的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遥看大别山威武雄壮,近观史河水奔流不息。大别山红色革命28年红旗不倒,淠史杭战天斗地英雄气概彪炳史册,在这里大别山精神、淠史杭文化孕育在山水之间。看山,山在那头。想水,水在岭上。大别山脚下的特殊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让平岗人想水、盼水、爱水、护水的奋斗历程演绎着一段段动情故事。
近年来,叶集区平岗街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城乡供水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有利契机,大力兴修水利、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修缮整修当家塘、消除水库病害、水利基础设施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水效益、水生态、水民生、水文化能级保障不断提升。
一是以“水”兴业,躬耕果岭产业。利用衔接资金约800万元,改造提升85支渠、建设93支渠过水闸,提升灌溉面积6000余亩。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切实恢复水库调蓄功能,进一步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利用衔接资金300余万元、村集体发展资金100余万元对全街25处村组较大水面进行清淤扩容增蓄和必要的坝岸整治、配套设施改造,全面恢复供水能力,进一步提升农田灌溉能力,实现“小水源、大粮仓”。推行果园“标准园”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新建滴灌、喷灌水果标准园7000余亩,发展节水型集约高效农业。完成和平、富岗两村搞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式清淤修缮当家塘65座,提水站2座,建设塘、渠、沟一体化灌溉面积1万亩。初步形成了覆盖全街,粮食旱涝保收、水果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辖区内稻虾养殖面积达万亩,特色水果平岗鲜桃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叶集秋月梨荣获“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总面积达3万余亩。
二是以“水”为墨,描绘飘香画卷。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落实网格化包保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按照水陆同抓、全域共治的要求,实现问题早发现、早上报、早整改工作机制。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实施尧岭村小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将小流域打造成生态产业园、风光示范带,做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流域生态经济。争取省级生态环境资金750万元,建设街道污水管网工程并接入城区污水管网,7个美丽乡村中心村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设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并常态化运行维护。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处理,开展江淮果岭“无塑行动”,推动农村环境从“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不断改善农村河湖面貌。
三是以“水”惠民,着力民生短板。作为农村岗区街道,辖区面积达66平方公里,面对岗区农村供水水压、水量不稳、居住分散难题,配合全区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项目,率先完成全域城乡供水一体化,利用水利30万元解决部分居住分散、水压不稳村民组用水难题,配合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项目,形成群众生活用水环状覆盖,闭环化运行,构建供水“365”,用水“24”保障机制,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建管养一体”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切实提升乡村饮水保障水平。配合做好省级行蓄洪区项目建设,提前谋划征地、拆迁等工作,确保项目工程如期开工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汛能力,项目建成后,防汛能级提升到可防范20年一遇,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以“水”兴文,传承奋斗精神。20世纪50年代,在党的领导下,皖西人民经过14年艰苦奋斗,世人闻名的人间天河淠史杭终于建成,并孕育出感人奋进的淠史杭精神。平岗切岭是淠史杭工程中切岭最深之处,先后5万余人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切岭壮举,首创“倒拉器”、“洞室爆破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纪念淠史杭65周年,街道修复完善平岗切岭展览馆,讲好红色故事,传承伟大精神,作为受益者代表参加纪念大会并展现伟大工程带来的幸福美好生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市融媒体中心完成平岗切岭纪录片拍摄,走访当年参与工程的干部群众,收集整理资料,传承历史记忆。通过“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结合平岗切岭文化,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舞蹈、曲艺,让平岗切岭战天斗地的故事广为流传,激励平岗人继承革命精神,走上幸福美好生活。(辛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