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深耕田间地头40载

编辑:张丽 来源:皖西日报社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1-27 09:04:49 【字体:

  初冬时节,走进金安区城北镇城北村的一处蔬菜基地,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沐浴在晨光中,大棚内温暖如春、绿意盎然,各类蔬菜长势喜人,陆续进入成熟期,即将争“鲜”上市。种植户鲍传文一边查看蔬菜生长情况,一边随手拔出两颗白菜说:“每颗都能长到两三公斤重,口感好,价格也比其他白菜高不少。”

  鲍传文年逾60岁,40多年来一直奋战在蔬菜生产第一线。上个世纪80年代,鲍传文高中毕业,带着满腔热忱回到家乡,致力于家乡的生产发展。针对家乡普遍还是粗放型、传统型农业生产,他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率先开始尝试蔬菜、草莓等高收益的果蔬生产,一年下来获得的收益远超传统农业收益。周边群众看到成效,也纷纷加入果蔬生产行列。

  为了带动更多农户开展高效农业生产,1990年,他创建了当时六安县第一个蔬菜技术研究会——城北乡蔬菜种植技术研究会,为农户专业化蔬菜瓜果生产提供服务。2010年,鲍传文成立了惜缘家庭农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蔬菜品种,大棚蔬菜面积达到100多亩,年产值突破150万元,纯收入40多万元。2018年,他成立了王家湾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40多户蔬菜生产专业户,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生产果蔬,满足批发商需求。仅加盟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蔬菜年产值就达到600多万元,其中20多户贫困户户均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40多年从事蔬菜生产,鲍传文积极参加省农业农村厅委托安徽农业大学举办的“新农人”进修学习,获得“安徽农业大学最美乡村优秀大学生提名”称号,还考取“农业经理人”资质证书,以便更好地为更多的蔬菜种植户服务。在生产实践中积极探索,钻研新课题,研究新成果,先后选育出老鲍菜瓜、油亮丝条、口感瓠子、特晚乌青、紫花大菜茄等优质果蔬新品种,深受市场和种植户青睐,发挥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鲍传文来到城北村,开垦西古城内一片半荒芜的土地。今年,他主动承包古城附近一片荒废多年的工业废弃地,把这片约20亩砖石遍地的土地进行复耕,目前已建成高规格的钢管大棚,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时令蔬菜,同时带动城郊200多户发展蔬菜生产,种植面积超1000亩,预计产值将超过2000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记者 康家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