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街道:“绣花针功夫”实现老旧小区“逆生长”
随着城市进程加快,构建文明、美丽、舒适的新型小区已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窗口。中市街道从群众“急难愁盼”出发,围绕发展大局,积极探索旧改新思路、新措施,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使老旧小区焕发新的活力。
倾听民声合理化改造。在改造前期,为最大程度上满足群众需求,通过邀请和居民推选的方式,成立了居民监督小组,聘请有热心、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居民担任监督员,完善群众共建机制。召开“板凳会”、发放调研问卷,广泛收集民意、宣传改造政策、倾听意见征询。将设计方案、图纸、改造内容进行公示,让居民从切合生活需求方面,对小区道路绿化、停车位、晾晒区的布局提出了宝贵意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为老旧小区改造顺利进行创造了必要条件。
联合参与多元化改造。在改造中期,社区联合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共建单位等力量组建改造专班组,召开工作推进会,积极开展实地调研,与施工方对接改造方案,处置群众反映的诉求问题。从建筑物修缮、管线规整、合理规划停车位、完善非机动车充电设施、更换电力路灯、增设电动门、设置微型消防站、配齐灭火器材等全方面进行提升改造,强化了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条件,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满意的心声。
长效管理持续性改造。在改造后期,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在条件成熟的小区组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引导居民发挥主体作用,共同参与小区日常治理。通过加强小区长效化管理,原来没人管没人问的老旧小区,现在有了业主委员会,“无人管”变“众人管”,为持续推动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积极作为。
老旧小区改造是构建高品质生活的时代选择,是加快城市更新的必要步骤。下一步,中市街道将在夯实“硬件”的基础上,加大对老旧小区的“软件”开发,潜移默化中强化居民精神文明建设,在改变老旧小区面貌的同时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心、舒适、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