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沙河乡:“四个着眼” 优化营商环境
2023年,金寨县沙河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持久仗的部署要求,以“开局即开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坚持高位推进、高标看齐、高点起跳,突出重点、创新推动,成效明显。
着眼于“谋”,提前谋划年度工作。一是谋全局定目标。沙河乡党委政府把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持久仗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方案,谋定工作目标,明确提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召开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持久仗动员部署会。二是谋思路优机制。以打好“营商环境持久战”为主线,在定期调度的基础上,建立优化营商环境“1+N”工作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与经济建设、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实行一季一安排、季季有主题。如:第一季度开展“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第二季度召开政银企对接会,第三季度组织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第四季度举办“政企面对面”政策说明会。三是谋队伍建专班。建立组织体系,成立了沙河乡领导班子成员全员参与领导小组,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参与、专班专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着眼于“优”,深化干部联企服务。沙河乡坚持政策找人、服务上门,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提升服务品质,增强企业和企业家获得感、幸福感。一是问需于企,助企纾困“不打烊”。持续实施企业包保和走访工作机制,每个企业张贴包保联系责任牌,班子成员定期走访企业,倾听企业需求,主动做好沟通协调、跟踪服务,及时解“难”、治“痛”、疏“堵”。今年以来实地走访企业300余次,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各类困难和问题50个。二是政策落地,下好发展“及时雨”。大力宣传融资优惠、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帮助指导完善相关手续,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三是建立两员监督体系。聘请了25名企业代表为营商环境监测员和10名“清廉园区”监测员,全面实行双员监督双轨监测,让市场主体一线的声音更快速直达,干部的服务效能自觉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
着眼于“宣”,强化宣传舆论引导。一是绩效考核压任务。将部门宣传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优化营商环境、能力提升相结合,按周拟定优化营商环境宣传任务清单,倒逼部门围绕题目创新举措,推进改革。二是专班带头写稿子。专班人员将宣传作为青年干部能力提升的“锻造炉”,通过“理论+实操”,不断补齐写作短板,提升干部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对策的实力和文字表达的功力,做到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问策能对、遇事能干。三是新闻媒体齐推介。借势发力、借力打力,加强宣传推介。1月-8月,共有50余篇宣传报道,其中《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中药材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筑巢引凤”企业兴》等信息发表于中安在线,《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发展》等刊登于六安新闻网,多篇政务服务信息在县政府网站发表,其中《小菌菇撑起“致富伞”》《清退历史沉淀保障金 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在县政府网站“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专栏发表。
着眼于“诉”,快速反应企业诉求。一是畅通企业诉求渠道。通过联企微信群、朋友圈、张贴海报等形式,扩大投诉方式知晓面,并通过主流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受理方式。二是快速办理涉企诉求。今年3月份,沙河乡金周农场负责人廖荣周到乡反映,自己种植黄精和七叶一枝花近200亩,每年租金和小工费需要十余万元,全乡种植大户很多,有种植意愿的群众也很多,但大多数还在观望和犹豫,害怕亏本,希望政府出台奖补政策,打消种植户顾虑,提高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积极性。收到廖荣周的诉求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安排分管负责人及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全乡中药材及食药用菌种植情况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研究制定出台扶持发展中药材及食药用菌办法,通过召开会议、代表座谈、上门走访等方式征求不同类别人员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沙河乡扶持发展中药材、食药用菌产业实施方案》(〔2023〕22号)文件。(陈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