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区:打造“三个课堂”推进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近年来,叶集区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组织和党员特点,创新运用“三大课堂”,不断提升农村党员的能力和水平。
紧扣“传统课堂”,让党员教育更有“向心力”。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村党员理论学习教育,紧紧依托“传统党课”主阵地,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讲党课”制度,讲师们分别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并与农村党员互动交流;构建农村党员融合教育体系,把“党课开讲啦”精品课程宣讲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结合,推动区级领导带头讲、乡镇(街道)领导跟进讲、支部书记兜底讲,帮助农村党员提升理论水平、强化党性观念。依托基层支部力量,由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全体党员主动跟进,围绕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认真上好专题党课。抓好农村党员培训,开展夜校学习班、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班等,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乡村干部、农村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立场的重要论述等内容,形成领导带头学、干部主动学、全员学、分层学的实干氛围,目前,累计参训人数达700余人。
搭建“网络课堂”,让党员教育更有“吸引力”。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动基层治理“上云"、党务村务“上网”、党员活动“上线”等方面工作。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农村党员教育与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配合用好网站、客户端、手机小程序等,搭建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云端课堂”,充分发挥线上平台资源丰富、快捷高效的优势,用活“安徽先锋微讯”“六安组工”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微党课视频、音视频等多样的融媒体形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加强对全体农村党员的集中学习教育,推动农村党员教育走向“碎片化”“微型化”“日常化”,不断提高教育覆盖面和质量,变“纸上看”为“掌上看”。截至目前,利用远教终端站点组织党员累计观看《榜样6》《党课开讲啦》等360余次,覆盖2000余人次。同时,基于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等实际情况,加强推广运用“数字乡村”等智慧平台,通过“两微一端”等探索“线上+线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新方式。
打造“流动课堂”,让党员教育更有“号召力”。根据基层一线农业生产特点和生产周期,采取巡回宣讲送学、田间地头讲学、结对帮扶指导等形式,让党员在“家门口”参学参训。结合“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利用自然村庄推进网格化管理,划分基层网格105个,配备网格长105名、专职网格员252名,以网格化管理推动“党员进户、服务进家”,全覆盖开展党小组“板凳会”,以“板凳宣讲”把课堂搬到一线,目前,累计开展板凳宣讲400余次。同时,根据农村党员个人和农忙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党员参训数量、学习节奏、课程时间等,确保农村党员学习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并积极创新打造“桑下谈”、“书记夜访”等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听取广大农村党员及群众对惠民利民措施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目前,累计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350条,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所盼问题412个。(何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