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蓝图似锦催人进 不负春光马蹄疾
——2022年市重点工程处实施项目综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12-30 09:31:58 【字体:

9c749cc7620d4be6a6152c3a8b0aa418.jpg

  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2022年以来,市重点工程处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区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投资为纲,项目为王”的理念,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努力实现争先进位,进一步牢固树立马上就干、真抓实干、紧抓快干、埋头苦干的意识,以“攻”的状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中心城区重点工程建设提速提质提效、落地落实落好,超额完成了工程投资18.68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在年底“收官战”中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一年来,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内畅外联不断显现。我们建成了以市救助管理站改造、城区立体停车场一期工程及附属设施、六安老年大学新校区等为代表的9个公建服务项目,停车位1000余个,特别是今年我市疫情防控期间,完成市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南山健康驿站、城北健康驿站、东城健康驿站、百佳妇幼医院改造等5项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床位520张,隔离用房4862间,为我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障;完善了以解放南路改造、皋城路下穿长安北路、窑岗嘴大桥拓宽改造及两侧桥头立体化改造等为代表的10个市政道路项目,畅通城市交通约15公里,慢行系统约30公里,提升了城市的畅通性和微循环能力。伴随着一批一批重点工程陆续投入使用,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07db6e64466947ebaab9a0f42b269c5b.jpg

  一年来,合同履约更加严格,工程进度不断刷新。我们聚焦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利用日常巡查、专项督查、定期检查等方式,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和频次,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强化失信惩戒,进一步规范各参建主体行为,促进重点工程高质高效建设。全年开展各类督查检查60余次,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参建单位违约责任21起;解放南路改造、六安老年大学新校区、皋城路下穿长安北路、窑岗嘴大桥拓宽改造及两侧桥头立体化改造、佛子岭路跨凤凰河桥等12个项目提前完工,平均节约工期约30天。

  一年来,项目用工更加规范,质量安全不断巩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六安市在建工程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指导手册》文件要求,持续推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建立农民工实名制花名册及现场考勤管理,实行银行打卡发放工人工资,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同时,坚持统筹抓好质量、安全以及文明施工管理,严格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和文明施工管理各项规定,筑牢质量安全环保防线,坚决避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确保重点工程文明施工走在前、作示范。全年重点工程项目代发农民工工资约1.24亿元,没有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

  一年来,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历史问题不断化解。我们制定及修订了《六安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履约保证金管理办法》《六安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重点工程项目标后合同履约管理制度》《六安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市政工程移交管理办法》等20余项制度,推动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全年清退2022年以前履约保证金147笔,涉及金额9012.81万元。完成人民医院河西分院、市特殊教育中心迁建、城区立体停车场等19个遗留项目和新建项目27个合同段竣工项目价款结算工作。完成市救助管理站改造、市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寿春西路桥等19个遗留和新建项目全面移交及龙河路下穿长安北路、解放南路改造、皋城路下穿长安北路等23个项目113个分部分项工程移交工作。

  一年来,队伍建设更加有力,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我们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省委书记郑栅洁提出的“虚、躲、冷、粗、假”等突出问题,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全过程,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扎实开展了“以案为戒”警示教育、“转作风、优服务、促发展”警示教育和“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等各项学教活动,以队伍建设带动作风改进,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进社区、下基层,深入各项目周边访民情、问民需,办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形成项目在一线调度、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的良好作风,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动中心城区重点工程建设。

  通过这一年的努力,中心城区重点工程建设乘舟破浪、改革创新,实现了质的突破和量的跨越。下一步,市重点工程处将继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舍我其谁、马不卸鞍的勇气和决心,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强化要素保障,疏通堵点痛点,千方百计把重点工程项目谋划好、实施好、建设好。聚焦“不掉队、赶上来”系列工程特别是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及县城能级提升承载性工程,不断提升中心城区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