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持续“加码” 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本网讯 医疗保障事业发展事关民生福祉,是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守护者”、民生保障“压舱石”。今年以来,全市医保系统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高对接“国家标准”,切实发挥在“三医联动”综合医改中的“保障员”和“先锋兵”作用,强化兜底保障,提升保障待遇,优化经办服务,让群众就医更有保障,健康生活更有“医靠”。
“调”收费、释红利,医保支付范围更广。8月1日起,我市正式启用新版安徽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全量库。新版的安徽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2022版)共收录医疗服务价格项目5007项。其中,医保完全支付类共3567项、医保部分支付类共279项;新增医疗服务项目89个、新开展医疗服务项目328个、特需及血液类项目31个;“手工分红细胞悬液”“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等16个血液类项目由医保部分支付调整为完全支付;“牙脱敏治疗”等15个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由医保不予支付纳入到医保支付,除“颧骨颧弓成型术”为医保部分支付,其余14个项目均为医保完全支付。
“码”支付、更便捷,医保结算体验更好。截至8月8日,全市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3370958人,参保群众可在全国跨区域互认办理有关医保业务,实现“一码在手,医保无忧”。通过不断拓展医保电子凭证就医应用场景,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刷脸就医、医保移动支付全流程就医场景应用,支持预挂号线上支付、互联网诊疗支付、第三方渠道和医保混合支付,无需带卡和窗口排队即可完成支付,极大地提升了医保结算服务效率,改善了参保患者的就医体验。
“兜”底线、惠民生,防范风险能力更强。今年,我市医保对低收入人口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全市共资助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监测人口26.6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费7592.67万元,实现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增强对困难群众基础性、兜底性保障,截至7月底,全市共救助56万人次低收入人口医疗救助资金2.05亿元。市医保局还会同市乡村振兴局、市民政局等单位建立部门会商工作机制,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依托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做好脱贫人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动态监测。1-7月,全市共支付各项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费2.57亿元、15.85亿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85.7%、76.6%。(汪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