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撑起一片天
——金安区实施惠残民生工程侧记
“现在孩子已经坚持康复三年多了,感谢惠残民生工程的救助,让孩子在最重要的时间得到了最有效的康复训练,是政府的不抛弃让我坚持了对孩子的不放弃。”提起惠残民生工程,家住金安区木厂镇的胡女士总是激动地说。
胡女士的孩子小睿宝在三岁半时被诊断为疑似孤独症,虽然心里有一千万个不愿相信,但是事实摆在面前,胡女士又不得不接受。他们一家最艰难的时候,金安区残联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告知他们孩子符合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通过申请可以获得每年15000元康复训练补助经费。
在金安区残联的帮助下,胡女士很快找到一家民生工程定点机构,申报了康复项目。带着儿子踏上了专业的康复之路,一家人悬着的心也渐渐放松下来。
经过专业训练,小睿宝的言语沟通,情绪和行为,社交、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好转。看着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作为妈妈的胡女士心里满是感动:“我相信只要努力坚持,孩子的康复之路一定会越走越顺,康复效果也会越来越好,是康复民生工程让我们的家庭感受到了惠民政策的温暖,我们相信在康复民生工程的帮助下,我们的孩子也能快乐成长。”
本着早筛查、早康复、早救助、早受益的原则,为准确掌握残疾儿童康复和精神残疾人药费需求,金安区残联在去年底提前谋划2022年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多措并举做好惠残民生工程工作,切实将政策落到实处、深入民心。
截至6月底,金安区完成今年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2255人,超额845人,完成率159.93%,共投入资金225.5万元,其中区财政配套112.7万元,受益人满意率在99%以上。继续实施困难家庭残疾儿童康复民生工程,对在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的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区政府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1.5万元补助,全区残疾儿童家庭实现康复全覆盖。目前已经申请康复在训儿童290人,同时为57名肢体残疾儿童装配矫形器、矫正鞋、辅助器具160件。
对有需要的残疾人发放轮椅493张、电动护理床80张、成人假肢29例 ,为10667名困难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对232户困难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大大地提升的残疾人生活的便捷程度。
同时,金安区今年还不断强化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加强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多渠道促进就业活动。积极开展残疾人创业扶持政策,对22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给予每户3000元扶持、对26名残疾人经营阳光大棚给予每户5000元补贴。创办1个阳光助残扶贫基地,为230名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分别进行了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
惠残民生工程撑起一片天。“近年来,金安区残联着力消除残疾人家庭生活障碍,提高残疾人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大扶残助残宣传,残疾人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完善项目服务水平和服务体系,实施精细管理,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努力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金安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邹光辉表示。(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