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百神庙镇:白事简办,为疫情防控“让路”
“叮铃铃……叮铃铃……”,近日,舒城县百神庙镇白衣庵村党支部书记张道明刚刚从值守点值班结束回到村委会办公室,正准备和村干部就村址附近扶贫车间人员管控问题进行商讨,电话就响了起来,原来是村里藕塘组一位老人去世了,邻居正向村里报备情况。
挂断电话后,张道明犯难了,因为老人的两个儿子目前都在上海,儿媳在昆山,听说都正准备回来。一边是子女对老人最后的孝道,一边是疫情防控最紧要的关头;一边是情,一边是理,两头都是责任。张道明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商议解决办法,大家一致认为: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村干部要极力劝说老人的子女不返乡吊唁,全力帮他们处理老人家的后事。
张道明和其他村两委成员分别拨通了老人两个儿子电话:“我们非常理解你们的悲痛心情,但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时间又紧,你们现在回来还需要隔离,也赶不上送老人家最后一程,希望你们能理解特殊时期的特殊办法。您和家人如果相信党委政府、相信村两委的话,请让我们村两委帮忙处理老人家后事,恭恭敬敬送老人最后一程,我们一定妥善处理,请您们放心,等疫情结束您们再回来祭拜老人家。”没想到老人家儿子们情绪异常激动,哭着说必须要回来祭拜母亲。经过村干部们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个又一个电话地劝解和思想引导,再加上老人其他亲属做思想工作,两个儿子终于从最初的排斥不解,到最终认可了村两委的解决办法。在得到老人亲属认同后,村两委立刻号召志愿者和庄邻积极妥善处理好老人的后事,并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让老人的两个儿子在上海也能跪拜老人,弥补了一丝遗憾。
“没有亲自送老母亲最后一程,对我们子女来说是最大的悲痛,但我们还是响应政府号召,遵守规定,关键时期坚决不添乱,也算是我们对这场战‘疫’的最大贡献。”还沉浸在丧母之痛中的小儿子在视频中向村两委表示感谢。
青盏孤灯,安祥寂静。通过村两委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防控措施,在白衣庵村百姓心中,已无形中筑牢了一堵坚不可摧的安全防护墙,任它毒病再疯狂,众志成城不破防。
自疫情发生以来,百神庙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作来抓,严格对标上级要求,切实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深入排查,群防群控。同时,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发放宣传资料、网络平台推送信息等方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线上线下多维引导村民取消集会活动、红白喜事从简,为疫情防控“让路”,“不聚会、不串门、少外出”已成为了村民普遍共识。通过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全镇上下正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永保一方平安贡献力量!
(童钰洛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