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战“疫”线党旗红 “三农人”在行动
——六安市农业农村局战“疫”纪实

编辑:赵璐 来源: 浏览次数:118 次 发布时间:2022-05-01 15:53:45 【字体:

  自六安疫情发生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闻令而动,迅速组织本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投身到社区和疫情防控一线,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让党旗在战“疫”最前线高高飘扬,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屏障”。

  不讲困难 勇担责任

  在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的时期,局党组坚决服从抗疫大局,主动克服自身困难,迅疾组建了一支110人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参加结对社区的志愿服务和24小时防疫值守。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尽锐出战,毅然抽调35名党员干部参加疫情防控社区(村)管控组督导包保工作。

  他们当中,有的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防线,自己年过八旬的父母只能委托睦邻代为照顾;有的顾不上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义无反顾投身疫情防控农村包保工作;有的临近退休,却不遗余力守护万家灯火;更有年近古稀之年的退休老干部,积极主动投身社区的志愿服务;先进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三农”人 用信念和行动承担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

  不谈条件 心之所向

  哪里任务重、风险大,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当先锋、作表率。疫情突袭皋城之时正值清明假期,许多干部职工闻讯即终止休假,及时返岗。“结对小区志愿服务现在就需要人,谁和我去?”局办公室负责人李涛问,“我去”“算我一个”“我也一起去”,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头站好了本轮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第一班岗。

  在疫情防控督导一线,闪现着“三农”人对党忠诚、不讲条件、向险而行的坚定身影。4月11日以来,驻点包保裕安区单王乡疫情防控工作的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农科院党组书记谢申海深入全乡17个行政村、4处乡际交界卡点、3个重点乡镇街道、6处物资配送点和20多个村内重要卡口督导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和基层干部并肩作战,经常工作到深夜;执法支队支队长、产业化指导科科长杨劲松下沉一线包保裕安区分路口镇古城村,先后走遍了16个村民组1045户农户开展防疫政策宣传,特别是针对重点村民组和重点农户,坚持每天到户宣传、走访和服务,耐心细致、不辞劳苦;市委下沉社区第6督导组的陈斌,是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的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当接到任务时,他二话不说,立刻从家中取出换洗衣服奔赴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退役老兵“若有战、召必回”的政治本色。

  不等不靠 献计出力

  4月8日晚,市农业农村局收到裕安区有关方面反映该区十几家种植户蔬菜农产品滞销的信息。第二天一早,局主要负责同志即赶往顺河镇、单王乡蔬菜种植基地,现场了解情况,研究解决办法,当场明确市农业农村局两名县处级干部负责疫情期间菜农产销对接工作,坚持每天开展助销活动。截至4月28日,共帮助全市650多家生产经营主体对接十几家商超和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3500余吨。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生活物资供应提供了支持。

  4月16日,金安区马头镇崔店村幸福里家庭农场打来求助电话,他们的蔬菜运输车辆通行证失效,导致已装载的1000余公斤生鲜蔬菜无法及时运送保供主体。市社区防控第26督导组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干部胡恒龙闻讯后,通过全面了解情况,依据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经与市防疫指挥部、金安区农业农村局沟通协调,于16日当晚帮其办好通行证,并第一时间送达,及时帮助幸福里家庭农场纾难解困。目前,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仍然在持续开展。

  不畏风险 履职尽责

  4月9日下午4时,接到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指令,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专班,负责一处集中隔离观察点紧急筹建与运行管理工作,局主要负责同志接过任务,立即带领本单位4名同志抵达现场,迅速开展工作,统筹协调多方力量和资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4小时之内,为200多个空置房间安装了电热水器、防护窗,添置了床铺及必备生活用品,完成了“三区两通道”设置施工,并进行全面的清洁卫生和环境消杀。以最快的速度,明确隔离观察点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研究制定工作流程,开展业务培训,做好充分准备,保证了紧急转运隔离观察人员按时顺利入住,隔离观察点有序运行。

  市农业农村局全力抗击疫情、不分“份内份外”,参与筹建隔离观察点的2名干部在得知隔离观察人员入住后现场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时,不畏风险,主动请缨,留在隔离观察点协助工作;先后为工作人员配备了短缺生活用品和办公设备,为霍邱县火速支援隔离观察点的8名医务人员购买了换洗衣物,为隔离观察点工作人员提供了必要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同时,积极主动出主意、想办法,保证隔离观察人员一日三餐的质量与安全,为老人孩子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对部分农户家中生产不便问题,商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寻求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帮助解决,以实际行动为隔离观察人员提供了最真情的服务。(陆侬伟 本报记者 宋金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