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昂扬状态开启六安教育事业赶超发展新局面
市委教育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实现跨越提升。“十四五”时期,必将是六安教育事业发展形势最好、机遇最佳的时期,也是我们“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奋力奔跑赶超路”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进入新征程,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员工要坚决克服“慵懒散”歪风邪气,凝聚起干事创业“精气神”,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推动老区教育现代化发展、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教育实惠。面对教育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要跳出圈子、立足全局、放眼长远来看教育,牢固树立担当意识,超前谋划发展路径,自觉主动履职尽责,将教育事业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融入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钻研透、解决好教育如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布局规划如何更好契合城市建设、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如何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学科专业设置如何更好对接服务企业等课题,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有力支撑。面对发展差距和压力,要切实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主动把六安教育放到全省第一方阵去比较,放到沪苏浙先进地区去比较,切实认清工作理念、观念、方式、思路上的差距,解决问题不搞“推拖绕”,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动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方面加大力度,争做示范,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公共利益诉求方面动真碰硬、立行立办,一抓到底、久久为功。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要坚持开放办教育,抢抓机遇,顺应大势,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市松江区结对帮扶六安市的重大机遇,深化职教、师资等领域协作共建、融合共育,推动六安教育深度融入长三角。持续攻难关,打硬仗,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坚决杜绝“小富即安”惰性思维,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等方面,不仅仅满足达标,还要不断探索,取得突破,以走在前列、争先进位的意识,努力干出扬长补短、后来居上的优异成绩。面对人民的重托和期望,要遵循教育规律,聆听群众心声,回应现实需要,以一心为公、勤勉敬业的工作状态,推动教育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得到解决,扎实推进“五大行动”,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做好“双减”下半篇文章,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持续提高学校作业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扎实推动学生资助、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暖冬计划等教育惠民政策落实,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校园隐患排查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目标越是宏伟,越要振奋精神;任务越是艰巨,越要保持状态。接下来,全市教育系统将始终把“倍感振奋”转化为“倍加勤奋”,把“倍感信心”转化为“倍加用心”,把“倍感压力”转化为“倍加努力”,延续“牛气冲天”的干劲,使出“虎虎生威”的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向前冲,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严的作风、更实的举措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让“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