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园镇:“红色河长”守护四季常“清”
南流河发源于皖西大别山腹地的历史名关长岭关脚下,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斑竹园镇的“母亲河”。近年来,“红色小镇”斑竹园深入贯彻“两山”理念,以“党建红”守护“生态绿”,通过环境整治、景观提升和水利设施完善,使南流河恢复了昔日的绿水清波,在省级特色文旅小镇中流出了“振兴之河”的最美风采。
党员示范引领,让队伍“强”起来。推行河长制以来,斑竹园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牵头,沿河9个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镇村两级河长体系,各村以无职党员和公益性岗位人员为主组建了管护员队伍。河长每周至少巡河一次,负责辖区内河道水域管护,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违法行为,并利用党员活动日和公益性岗位上工时间集中组织河道垃圾清理。街道村党支部书记李传奇还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斑斓星期五”活动,每周五对集镇水域进行集中清理。
集中专项整治,让河道“畅”起来。深夜十点多,正进行夜间巡逻的漆店村党支部书记漆学仲忽然发现河道中亮起了灯光,上前查看时发现某村民正开着三轮车、小铲车,趁着夜色在河道里偷挖砂石,于是立即上前制止并联系执法部门对其进行了处罚。通过集中开展河道堤岸整治和 “清四乱”专项行动,以往影响南流河水域行洪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为得到全面清理,从长岭关到小河村,南流河的清清河道变得愈发整洁美观。
压实管护责任,让水质“清”起来。“前些年河里垃圾比较多,遇到猪场、葛粉厂排污,整条河水都是臭的。”护水员冯纪明介绍。“这两年不同了,污染源全部进行了整改,村民也变得自觉,我的工作因此轻松了许多。”斑竹园镇建立了完善的责任分配、督查考核和公众参与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各区域河长履职尽责情况,在河道醒目位置设立标识牌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广泛排查工矿企业、畜禽养殖入河污染源,坚决制止乱扔垃圾行为,南流河沿线已成为“红色小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保护渔业资源,让水体“活”起来。南流河里生长的宽鳍鱲、马口鱼被本地人称为“小河鱼”,因其肉质鲜美成为一道标志性美食,但也招致了流域内粘网密布,毒鱼、电鱼现象时有发生,令珍贵的水产资源一度濒临灭绝。根据金寨县关于长江河宽鳍鱲马口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大鲵自然保护区实行禁渔的要求,斑竹园镇广泛开展了禁渔宣传活动,建立起从水域到农贸市场再到饭店餐桌的闭环式监管体系,引导群众不买、不卖、不食保护区内野生水产品及其加工制品,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在党员群众的严密守护下,南流河水逐渐恢复了生机,促进了珍贵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任晓龙 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