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衡山镇南潭社区书记陈艳扶贫侧记
三月的时候,虽已是春天,可空气还是冷的,窗外天容暗淡,给清冷街道蒙上了一层灰。仔细看,也还能找到些破了种壳的绿芽,朝着阳光的地方欣幸生长着。
坐在母亲的病榻前,陈艳轻声呼唤:“妈妈。”回应她的,只有心率机器的声音。母亲脑梗住院,让她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手机铃声打断了她的思绪,接起电话,那一头是熟悉的声音:“陈书记,我是老程,你忙不忙呀,我有事情找你。”这是她的一个扶贫对象,来不及多想,她只能擦擦脸,揉揉发红的眼眶,背起包,走到门口,又回头望了望已经成了植物人的母亲,转身匆匆离开了。
回到办公室,一道熟悉的身影在门前晃动,她忙走上前去,露出亲切的笑容:“程大哥,您有什么事吗,快进去说。”来人是一名中年男子,面带笑容,“陈书记呀,我是来感谢你的,要不是你呀,我家也不会脱贫,现在我在外面打工挺稳定,儿子今年也上班了,这几年我不在家,你常探望我爸妈,我们全家都很感激,现在日子也好起来了,我也没得啥好东西,自家地里种了点黄瓜,送来给你尝尝。”老程是她扶贫对象之一,家里父母身体都不好,妻子的精神也不好,日子过得很苦。她推辞着他的好意:“程大哥,你的日子才好些,全是你们自己努力,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这东西我不能收,况且这是我的工作,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陈艳刚开始扶贫的时候,作为社区书记,上面给她安排了五户贫困家庭,他们每户人家都有不同的问题,却一致的不相信她。
“女人能做个啥,一年能给我多少钱啊?”
这是老程对她说的第一句话。他的眼神满是怀疑,他的妻子缩在墙角,眼神呆滞,周围也都是凌乱的。家里还有两个老人,都有慢性病,年迈的父亲患有哮喘,母亲的精神不太好,整天呆坐着。
“我实在没办法啦,要是政府不管我们,我全家就没法生活啦!”老程捂着脸哭。一个被生活压垮的男人,他的周身满是严寒,本该温暖幸福的家庭,冷得像地窖。
陈艳安慰眼前这个无助的男人:“程大哥,你放心吧,国家一直记挂着你们,所以才有了扶贫政策,我也会竭尽全力帮助你的,你一定要对我有信心,更要对自己有信心!”她脸上都是和煦的笑容,“叔叔阿姨,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衣被米油,这些都是国家送给你们的,你们一定要安心过日子。”她向老程讲述政府关于就业、产业、医疗等方面的扶贫政策,“如果有问题,随时可以联系我。”
陈艳先是带老程的父亲和妻子去卫生院做残疾鉴定并办理了残疾证,随后又帮他父亲去申请了残疾补助,帮他的儿子办理了社保卡,老程说:“陈书记真的好哦,细心又耐心,厉害!”
扶贫工作虽然繁忙,陈艳也没有落下社区工作。“大家要做好党建、综合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统筹兼顾。”她耐心地分配工作,社区工作虽繁杂紊乱,她却将一切处理到位。
下班后整理完工作,陈艳又急匆匆地回家收拾做饭,那时公公正在住院,她需要给陪护的婆婆送饭,孩子正逢初三毕业,好在很懂事,不愿给母亲增加负担,自己独自上学、回家,丈夫工作忙碌出差,对于家庭,她总感觉是亏欠的。简单吃完饭,陈艳赶去医院,婆婆身体也不好,不能让她一个人在医院。病床边,陈艳靠在椅子上静静的睡着,突然一声电话惊醒了她,这是她的另一个扶贫对象:“陈书记哦,我家里丈夫儿子都死了,我腰痛的毛病又犯了,房子又漏水,怎么办呀?”陈艳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说:“汪大姐,您放心吧,我已经帮您申请了低保和住房修缮,明天我就到您家去看望您。”她就这样在社区工作、扶贫工作和家庭中来回穿插。
再去看望程家老人,门前的草已清理干净,窗户也明亮了,阳光透射进来,空气中些许浮灰在光柱中翻动,房间陈设整齐,程大哥的妻子安静的睡着,两位老人正对坐着慢慢的剥豆子。
“叔叔阿姨,我来看你们了!”陈艳满是笑容,两位老人见到她,忙站起身来就要给她倒水,她急忙去扶老人:“哎,不用不用,怎么能让您帮我倒水,您最近身体好吧?”“好,好,亏你经常来看我们,还带东西,我儿子现在在外工作挺好,前段时间还回来看我们老两口了,媳妇儿也稳定好多,孙子工作也还可以,今年摘菜还卖了2000块哩,我让儿子给你带的黄瓜,你咋不要呢,这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老人握着她的手,说着近期的事情,不停地向她表示感谢。
五户人家都已经完成脱贫,陈艳在繁忙中宽慰了不少。回到家后,丈夫难得在家并做了晚饭,女儿也靠在她身边,她抓住这片刻的悠闲时光思索着,扶贫工作顺利完成,贫困家庭也振作起来,社区工作有条不紊,更是获得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称号。她暗暗决定,还需要再努力,更努力些。(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