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区:培育新增长点 助高质量发展
本网讯 今年以来,叶集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开创了六安新型特色市辖区建设新局面。
启动新引擎,招商引资工作亮实招。招商定位进一步明晰。咬定首位产业不放松,完善家居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打造“叶集家居,百年产业”。同时聚焦数字经济、新基建、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商贸物流,培育引进现代农业头部企业。进一步扩大招商面,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招商机制进一步完善。修订加强招商引资的工作意见和奖励办法,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招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推进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打造产业招商主平台,建好基础设施,完善服务配套,让企业轻装落户、拎包入住等。上半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1亿元。
焕发新生机,灾后重建工作出硬招。“六保”任务稳中有进。面对疫情、水灾冲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谋划实施6个医疗卫生项目,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开展“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大力实施“两业”扶贫,组织返岗复工或就近就业7748人,落实产业扶贫3495户。深入开展灾后“摸底定策”,对产业发展受影响的881户2588人制订落实帮扶措施2813条。加大稳就业力度,新增城镇就业309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206%。防汛救灾成效显著。统筹河湖水系治理,启动水利防洪项目规划编制,推进西汲河水毁工程修复。组织发动帮扶单位、爱心企业等帮销贫困户农产品价值100余万元。针对特色产业扶贫受灾户,落实“深贫保”综合保险理赔731户,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710户,累计到位资金140余万元。
探索新模式,城市建设工作谋新招。强化区域联动。按照“一河两岸一座城”的发展思路,与固始县史河湾试验区“一张蓝图”同规划、同建设,推进两岸拥河发展。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积极争取大别山革命老区史河(省界段)防洪标准提升工程,结合引水入城,打造看得见山、听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城市。拓展城市空间。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破解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和建设用地缺乏问题,争取到2035年,将叶集建设成为主城区2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20平方公里、商贸市场区5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20万人的六安特色新区。强化人才支撑。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创新实施人才引进“鹊桥工程”。推进人才引进“3113”计划,计划从2020年起,利用3年左右时间,每年从区内选拔10名左右拔尖人才、从区外引进10名左右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进行跟踪培养,到2022年培育30名左右的省市知名专家和行业领军人才,建成一支素质优良、善于创新、能发挥领军作用的人才队伍。(宋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