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会庭与良善铺的三乡苏维埃
据明清《霍山县志》记载,良善铺,古铺递名,本是明代以前六安出汉口翻越大别山的第二道驿站。自秦汉以来这里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元明时期的大移民叶、郑、王姓的祖先先后在这里生息繁衍,成了当地人口中的最大姓氏。良善铺地处“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岭之上,农耕年代难于形成土地相对垄断的大地主。人们要生存与发展,自然就要发挥驿路交通与“金山药岭名茶地”的生态优势,注重农耕,兼顾商贸,耕读传家。以良善铺为核心的良善铺保自明清以来就管辖着从汪家铺过良善铺下甘塘坳上铁炉山商道沿线的广泛地区,驿路故里有着经商崇文的优良传统。
游学他乡,寻求真理
1893年10月19日,叶会庭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其祖辈从叶家老屋搬出来,在商道的石桥边独立门户亦农亦商,家资相对殷实。少年时期,受“三民主义”的熏陶,读了几年私塾的叶会庭也苦苦的思索着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良方。良善铺一带的许多有志青年如:王雁书、叶中琪、叶会庭、程仰旨等都先后加入到西山去安庆求学的队伍。叶会庭是这群青年中的长者,也是带头人。在安庆,王雁书、叶中琪、程仰旨还有太平畈的伍淑和选择了安庆师范,叶会庭与燕子河来的刘仁辅、徐育三以及后期从新铺沟一带到来的陈发益、陈发宇、何静波从杨家河来的杨直三等都上了安庆法政学校,当然也有选择甲工、甲农的舒传贤、高维琪、徐狩西。他们都想通过自己的职业奋斗来救国富民。这些同是来自于霍山的有志青年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理念还组成了“同乡会”,相互提携、共同进步,乡党之间结成了深厚的情谊。在安庆学习期间,首批去的舒传贤、伍淑和、刘仁辅、叶会庭、黎本益等正赶上“五·四”新文化运动,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五·四”运动中去,并成为学生运动中的骨干。后期到来的陈发益、严宏章、徐育三、何静波、陈发宇、杨直三等也深刻地接受了“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的新文化思想。
在安庆学习期间,伍叔和最早于1923年加入了共产党并转入武汉黄浦分校学习军事;在这期间加入共产党的还有叶会庭、徐育三、严宏章、何静波、高维琪、杨直三、丁凯等人。从1924年起,这些爱国青年学习期满后就先后回乡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叶中琪以良善铺叶氏家族植本堂的名义先后聘请王雁书、程仰旨、陈发益、严宏章为教员办起了“植本小学”;徐狩西与刘仁辅、徐育三在燕子河办起了燕溪小学;后来徐狩西、王雁书去了西镇分别支持霍山二高及狮山中学的办学,他们都以“传授新知识、传播新文化、唤醒民族大众”为己任。只有叶会庭与黎本益相邀先后考入上海大学,后又接受党的选派去苏联东方大学继续深造,1928年—1929年黎本益、方英先后受共产国际派遣回国领导独山暴动,叶会庭留在苏联继续学习。
奉命回乡,建立组织
1926年,家住西镇的伍淑和、徐育三以狮山中学、闻家店小学为中心,开始以教书为掩护,以学校为机关,以党员教师为骨干,吸收合格的教师和学生入党入团,逐步向农村发展党的组织,成立了漫水河党支部,徐育三任支部书记,下设六个党小组。1927年,刘仁辅以燕子河的燕溪小学为中心,成立了燕子河党支部,刘仁辅任支部书记。1928年,喻石泉、刘时佑、高维琪等在南乡的管家渡、舞旗河、大化坪以三高为中心建立了党支部。此外,杨直三在杨家河,陈发宇、何静波在板仓,严宏章、陈发益、程仰旨等在良善铺、烂泥坳等西山各地都积极从事党员的发展工作,成立了党小组。这些先期回乡建党的成员几乎都是叶会庭在安庆时期的同学。叶会庭是在1930年春节期间,奉命从苏联回乡在良善铺原有党小组的基础上组建了党支部。
狮山中学、黄栗杪二高、管家渡三高、燕溪小学、植本小学等,这些学校自然也就成了霍山西部山区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与传播的中心,霍山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发展基地。
1927年底,舒传贤与全县各地党的负责人协商,在舒家庙召集全县党员开会,正式成立了中共霍山县支部。舒传贤任书记,隶属中共六安特别区委,下辖西镇、西乡、城关、南乡四个组。中共霍山县支部的成立,是霍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全县有了统一的党组织,它将肩负起领导霍山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斗争的历史重任。
鸿雁传书,助燃烈火
1927年冬,在良善铺一带活动的共产党人陈发益、严宏章以高山的叶氏宗祠、甘塘坳的关帝庙、良善铺的桥头集、烂泥坳的太子庙等地开办了农民夜校、农民识字班。在植本小学校长叶中琪的默许下,教员王忠业、程仰旨、何治春、郑才义、王光运等担任起文化教员,吸引了叶昌珩、刘正敬、汤景如、汤业喜、朱思炎、叶忠让、郑启和、王希友、叶忠典、朱思馀、张孝忠、张礼奎、章元奎、叶昌瑜、郑才章等上百名农民积极分子前来学习。叶会庭从家书中了解这一现象后十分欣慰,鼓励叔父叶久懋、胞弟叶昌忠也参加学习,同时又写信向严宏章、程仰旨这些同学介绍苏联无产积极革命的情况并尽量寄来一些中文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书刊。叶会庭的书信无疑助燃了三乡农民革命的烈火。
随着农民觉悟的不断提高,陈发益、程仰旨与严宏章又选拔出叶昌瑜、姜宏发、郑启和、王希友、叶忠典、张孝忠、张礼奎、章元奎、郑才章、朱思尚等有一定组织与号召能力的农民骨干秘密成立农会,有叶昌瑜、郑才章担任农会主席,叶忠让、郑启和、王希友、叶忠典、张孝忠、张礼奎、章元奎、何先国等任农会委员。确定农会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教育农民,向土豪劣绅派款、罚款、征收粮食,组织并带领群众清算保董公款公粮。
由于参加农会的主要成份是受压迫与剥削的贫雇农,他们反抗的意识最为强烈。1929年春荒,江茂林、江伯山、冯林、王发德等领导的多盘坳抗租、抗捐、抗税运动取得胜利。那里的何、储两姓大地主的庄户全部没有交租。这件事传到甘塘坳-良善铺,叶昌瑜也领导农会积极响应,纷纷拒缴佃租、杂税,致使良善铺保的叶、朱、王、郑几个大地主家的租子也分文没有收到。朱志尚本是晚清及民国初年霍山县掌管钱粮的官绅,气得他不得不赶到霍山向国民政府求助。
随着斗争的发展,农会认识到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陈发益、黄小山、罗小山、叶昌庭、朱思炎、何志清、王光运、朱思尚等革命同志从前来参加学习的农民及窑工中选拔进步青年滕海清、朱德升、叶忠三、叶玉胜、叶昌珩、刘正敬、汤景如、李仁炎、朱思义、叶忠金、张礼周等秘密成立农民赤卫队,有严宏章发展起来的活跃在在高山、烂泥坳一带的秘密党员叶昌庭任队长。受叶会庭革命思想的影响其叔父叶久懋、弟弟叶昌忠也加入了赤卫队,叶昌忠还担任起了小队长。侄子叶忠科与朱思馀、陈久陪、赵德全等加入了童子团,有叶中让担任团长。高山叶久大一家有叶昌庭、叶昌瑜、叶昌珩、叶忠典、叶中让以及良善铺叶久懋一家有叶昌忠、何先国、叶忠科等,两家的成员几乎全都参加了农会,成为农会组织中的骨干分子。
西镇暴动,锻炼队伍
农会发展十分迅速,到了1929年冬,西镇有会员500人,南乡有会员300人。农会在全县有5个区级组织,共有14000名会员。农会已成为霍山农民革命的领导机关,主要负责人多由共产党员担任,组织活动也由秘密到逐步公开。为了保证农会按照党的政策开展对敌斗争,让武装斗争走上正轨,霍山县委决定组织东北乡游击队、西镇游击队和西乡游击队。因良善铺处在霍山西镇、南乡与西乡的交汇处,地方行政归西镇国民党党部管辖的十三区,叶昌庭抽调良善铺赤卫队中的精干分子同时加入西镇游击队。这些游击队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霍山武装暴动的中坚力量;喻石泉、伍淑和、陈发益、严宏章、徐狩西、刘仁辅、徐育三等成为西镇暴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1928年,受共产国际的派遣,黎本益回到皖西。1929年11月8日,黎本益与舒传贤、朱体仁一起打响了六霍起义的第一枪,发动农民武装占领了独山镇,史称“独山暴动”。消息传到西镇、南乡,农会备受鼓舞。霍山西镇—南乡的武装暴动加快了步伐。
独山暴动胜利后,六安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与霍山县委书记喻石泉、县委委员吴仲孚一起来到燕子河,与西镇的共产党人伍淑和、陈发益、严宏章、徐狩西、刘仁辅、徐育三等商讨组织新的武装暴动。
11月19日,红三十二师师长周维炯带领红军80人,星夜赶到十区闻家店,配合当地的农民赤卫队一举将驻在闻家店的十区民团包围缴械,打掉楼房湾豪绅地主余良池家反动武装,捉住在长山冲吃“同心酒”的西镇乡保长和团总王多宏等5名反动分子。红军队伍乘胜向东,进入八区防地太子庙。叶昌庭带领自己的游击队前来接应,会合红军一路西进打掉太子庙、新铺沟、杨氏祠等地的地主武装,进军歇马台。然后与西镇游击队一起进入九区回头岭、上土市到黄栗杪、深沟铺、太平畈、何家坊。23日,九区民团失去抵抗,团总夏槐清住宅被焚,长子被掳,西镇暴动获得全胜。西镇暴动的范围由闻家店、燕子河扩大到杨家河、包家河、高山铺等地,方圆百里完全被农民武装占领。
1929年11月21日,西镇成立革命委员会,各乡随即建立了苏维埃,叶昌庭也因指挥出色队伍在这次暴动中得到很好锻炼。西镇暴动的胜利,激发了叶昌庭的革命豪情,为赤化全霍山做积极的准备。1929年冬,受组织的安排,他深入霍山城内侦察敌情,掌握国民党县常备队的军事部署,摸清营救同志出狱的线路。1930年1月30日农历春节,他带领一支游击队,配合刚成立的红33师顺利攻进县城,迅速打开监狱,营救出29名同志,还缴获了一匹战马。
西镇暴动的胜利自然为南乡暴动创造了极好的条件。1930年2月,党组织领导的南乡赤卫队下辖3个大队,大队长分别有胡祥先(管家渡)、方小五(大化坪)、江茂林(多盘坳)等人担任,队伍迅速发展到400多人,同时叶昌庭领导的良善铺游击队又是一支最可倚重的武装力量。就在这年的春节,叶会庭从苏联留学回到霍山接受六安中心县委的安排到家乡良善铺与严宏章、陈发益组成良善铺党支部,发展党员,积极为南乡暴动做准备。叶会庭将何治春、叶昌忠、叶昌瑜、叶昌庭、郑彩章、程仰旨、王忠业、黄小山、罗小山等紧密的团结在一起,组织农会中的骨干青年加入叶昌庭的赤卫队使之发展到100多人,加强了对良善铺农会的领导,也壮大了赤卫队的武装力量。
组织暴动,建立政权
1930年2月28日下午,红33师20多人由朱秀文、沈全栋、饶秀云、饶会龙等同志带领,游击到舞旗河附近。共产党员程玉清,江茂林带领大化坪赤卫队100多人来到舞旗河。在舞旗河、芦柴湾一带活动的共产党员解宗涛带领农协会员积极响应。本是红33师107团参谋的严宏章提前通知叶会庭要求叶昌庭从良善铺带领游击队经王家寨下王家畈前来策应。29日凌晨,红军和赤卫队从龙窝、十八湍等处出击,包围了舞旗河集镇。拂晓时分,四面枪声大作,红军和赤卫队勇猛冲杀。自卫团乱作一团,边打边退,大部被击毙,少数溃散逃窜,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战斗。红军、赤卫队攻占了舞旗河镇,打掉了自卫团,缴枪13支,在草场河召开群众大会,处决了自卫团团长黎元炳、反动保董李化俊和黎本泗的大儿子黎廷天,烧掉大地主黎本泗、黎本汶家3处房屋80多间,砍掉他家的旗杆,将黎原炳的头挂在黎本泗家商店门口示众,大灭了土豪劣绅威风。后来赤卫队从大观岩熊洞里又搜出黎原八带到五区燕子河。
2月30日,红军与赤卫队乘胜占领了大化坪。3月1日,中共南区委负责人胡祥仁、王发德在大化坪程氏祠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霍山县第三区苏维埃,有吴绪银任苏维埃主席。到4月间,三区苏维埃所辖多盘坳、大化坪、留驾园、草场河、大冲口、舞旗河、良善铺、千笠寺八个乡都相继建立了苏维埃。
良善铺为三区三乡,舞旗河暴动胜利后,叶会庭立即召开支部会着手组建三乡苏维埃。通过选举有叶昌瑜任乡苏维埃主席、郑彩章为副主席、郑启和为经济委员、王希友为粮食委员、章元奎为土地委员、何先国为妇救会主任、程仰旨为苏维埃秘书、叶忠典担任联系三区苏维埃的交通委员,叶昌庭任游击队队长、叶会庭(恢复原名叶昌余)兼党代表、叶昌忠为小队长、叶昌璜任医护队长,叶中让任儿童团团长,植本小学改为列宁小学有叶中琪继续担任校长。叶久大、叶会庭两家的成员都是良善铺三乡苏维埃的中坚力量。
苏维埃的政府各部门分工负责,积极开展革命工作。土地、粮食、经济委员会负责贯彻落实六安中心县委《关于彻底执行土地政纲的任务》的决定,执行六安六区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政纲实施细则》,打倒土豪劣绅,没收他们的财产,分配给雇农、贫农;妇救会、儿童团、列宁小学教唱红色歌曲,积极开展文化宣传,掀起了皖西革命的新高潮。
西镇—舞旗河暴动获得了全部胜利,将上土市、漫水河、杨家河、燕子河、闻家店、烂泥坳、良善铺、舞旗河、管家渡、大化坪等红色区域连成一片。赤卫队所到之处,豪绅地主纷纷逃到县城。反动派绝望嚎叫:“西镇、南乡数十保竟陷入共匪势力范围之中”“霍西半壁,变为赤区”。
英明决策,勇于担当
反动势力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1930年5月2日,在红军主力支援潜山暴动之时,驻守六安国民军潘善斋旅趁机攻入霍山县城。县苏维埃500多户房子被烧,1800余名干部群众被杀,霍山的革命力量受到重创,县委和县苏维埃机关被迫转移到西乡诸佛庵。
消息传来,西镇、南乡的反动分子也蠢蠢欲动。面对严峻的革命形势,叶会庭就三乡苏维埃的工作进行了紧急部署。
叶会庭与支部常委何治春商定:自己以及苏维埃中40岁以上的主要成员叶昌瑜、陈法力、刘元银、叶昌恒、王 勇、郑启和、王希友、张孝忠、刘正敬等人留下来,坚持做好红军及游击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土地分配暂缓等形势好转后再恢复;在赤卫队中挑出程仰旨、李仁炎、赵德全、周发任、叶昌忠、朱思馀、汤景如、叶忠高、张礼周、陈久陪、王忠叶、叶忠典、叶忠让等18至25岁的年轻人有支委程仰旨带领加入红军作为革命的种子,随红军转移保存革命的力量;有叶昌庭带领在运动中表现最为积极的成员及三十岁左右有斗争经验的青壮年叶忠金、朱思炎、李志扬、叶忠宝、郑彩章、章元奎、朱德身、罗小山、黄小山等壮大游击队伍,留在地方打游击保卫苏维埃。
1930年5月,三区赤卫队大队长唐远缘率领赤卫队在舞旗河上大化坪的毛岭与潘善斋的王刚部激战,唐元缘、黎原兴壮烈牺牲,良善铺、舞旗河一带的革命形势更加严峻。
6月中旬,许继慎的红一军回师收复流波䃥、独山、霍山,但因要执行李立三“饮马长江,会师武汉”左倾错误路线,红军主力离开皖西。敌潘善斋旅又乘虚攻陷霍山城,县委、县苏维埃机关再次被迫转移到诸佛庵,后转到太子庙。叶会庭指派叶昌庭的游击队支援县大队保卫县苏维埃。叶昌庭掩护苏维埃机关一路退却,一路阻击潘善斋旅,在道士冲驻留三天,又不得不退却到杨家河。在杨家河叶昌庭用仅有的五颗子弹掩护机关成员突围转移到潜山,县苏维埃不得不宣布解散。
9月,在霍山的红军独立一师也率部转移。霍山县反动武装除潘善斋旅外,寿县、合肥、颍上等县来的自卫团、红缨会600多人趁机进剿霍山。霍山国民党反动当局在县设清共委员会、清共总队部,乡设清共队,保设清共分局,实行大逮捕,大屠杀。匪首萧子瑜叫嚣“打扫于净过中秋”,整过霍山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10月7日,潘善斋的夏竹村部队进攻大化坪。我三路游击队在舞旗河的四平尖与之展开了阻击战,总指挥梁为彩、赤卫队长方小五英勇牺牲,三区军民退却至潜山头陀河山区。敌人占领三区后,大肆搜捕苏维埃干部和革命群众。三区三乡苏维埃留下的陈法力、刘元银、叶昌恒、王 勇、郑启和、王希友、张孝忠、刘正敬被“清共局子”杀害于甘塘坳,叶会庭、叶昌瑜被押解到铁炉山英勇就义。这时,三区苏维埃区一级干部牺牲3人,乡一级干部牺牲9人,下级干部牺牲一半以上,群众牺牲2000余人。
叶会庭,一个从苏联回国还不到一年,我们党的高级知识分子就这样慷慨就义了。消息传到皖西北道委,作为同在苏联学习的黎本益、方英都感到无比的痛心。黎本益告诉方英:你知道我与叶会庭是老乡,又是从安庆到上海去苏联的同学。你不知道当年我误婚期,还是他帮我出的主意让小妹替我拜堂,后来又是经他的介绍,让小妹嫁到良善铺的王家。我们之间的感情不是一般的革命同志所能相比的。他的回国如果不是在苏联不遭他人的待见,完全可以和我们一起来领导这支红军队伍,可惜他就这么早早的牺牲了。
献身革命,一家忠烈
在良善铺,叶会庭的一家都是革命的中坚力量。叔父叶久懋、胞弟叶昌忠、堂侄叶忠科都参加了赤卫队,弟媳何先国是苏维埃妇女主任,叶忠科未过门的媳妇何久香也是红军队伍中的宣传员。
1930年,皖西革命受立三错误路线的影响,作为赤卫队中队长的叶昌忠带着儿子叶忠科与叔父叶久懋跟随红军“饮马长江,会师武汉”。当队伍到达英山红石嘴时与敌军遭遇,叶久懋战死。叶忠科身负重伤,奄奄一息,为了不落入敌手,其父叶昌忠忍心用枪托将其打死。叶昌忠突围后与程仰旨一起编入红四军独立师任小队长,程仰旨任三营的秘书。1932年8月,叶昌忠随独立师转战到金寨时牺牲;叶会庭发展的秘密党员程仰旨随独立师转战到信阳时英勇牺牲。何久香是一个非常出名的红军宣传战士,特别会唱红军歌曲,随红军出征不知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政府认定为红军流失人员。
1931年1月,李立三的错误路线得到纠正,在许继慎的领导下红一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鄂豫皖的第一次围剿。叶会庭的决策也保存了三乡苏维埃的有生力量。叶昌庭带领游击队回到良善铺,反动势力逃窜。2月,良善铺的三乡苏维埃首先达到恢复,在游击队中抽出郑彩章任苏维埃主席、章元奎任土地委员,妇联主席有何先国继续担任。因良善铺的武装力量巩固,三区苏维埃也决定在这里恢复,有蔡本华任主席,抽调郑彩义、叶忠典协助区苏维埃工作。4月,大化坪赤卫队长饶会龙带领数十人杀死铲共队长程仰中。5月14日,叶昌庭带领游击队配合红二师师长肖方率领的教导队,在四平尖又消灭了盘踞在舞旗河的黄学组织。反动势力不断瓦解,三区苏维埃回到舞旗河办公。
这个时期,红四军在徐向前的领导下转战大别山区,还取得了苏家铺战役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二、第三次围剿,三区苏维埃相对巩固,各项工作又全面开展起来,全区又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1931年春,张国焘窃取了红四方面军的领导权,以“改组派”的名义排除异己,用“莫须有”的罪名大肆捕杀红军将领及地方干部,革命的战斗力受到重创,无法抵御蒋介石亲自督战的第四次“围剿”。1932年5月,国民党军队进入大化坪地区,我地方游击队英勇奋战,寡不敌众不得不再次退到太湖、头陀河一带坚持游击战争。10月11日,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大别山。
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实行反动的联保制。大化坪地区分属二、四、五联保。敌人对根据地的干部群众进行残酷的大屠杀。
三乡苏维埃干部郑彩章、章元奎、何先国没有随游击队转移,躲在红山寨先后被敌人搜捕。叶会庭的弟媳何先国因怀有六个月的身孕并没有躲藏,被捕时所保管的三乡苏维埃干部名册来不及销毁,就放到自己的嘴里嚼烂,任凭敌人如何撬动,也不吐出直至吞咽。
11月24日,郑彩章、章元奎、何先国被敌人押解到桥上的大田边召开所谓的公审大会,用于恫吓革命群众。何先国挺着一个肚子拉着两岁的儿子叶忠贵凛然走向刑场,刽子手砍下了何先国的头颅。烈士倒下后,鲜血喷洒在田间地头,肚子中的婴儿剧烈跳动,趴在母亲身上的叶忠贵全身殷红,满场的人无不掩泪。刽子手还要拉出叶忠贵,将其砍杀,以斩草除根。这时,本是叶会庭同学的地方士绅叶中琪,不顾白色的恐怖,不怕自己受到牵连,愤慨地站了出来,高声说道:“父母革命,儿女无罪”!何况这只是两岁的孩子,你们居心何忍?一句话让全场的人都跪了下来。众怒难犯,就这样,叶会庭烈士的一家才留下了叶忠贵这么一条小根。
红色家庭,永葆传统
叶忠贵被救下来后,有奶奶抚养。七岁时,奶奶去世,去李家湾帮人放牛。小小的孩子就这样养活自己,直到解放。新中国成立后,霍山县委县政府没有忘记烈士的后代,坚持接他到霍山学习。因基础太差,错过读书的黄金年龄,没读上两年就又回到良善铺。县委县政府安排叶忠贵担任漫良乡乡长,重新推行土地分配,并施行阶级成份的认定。叶中琪、王雁书、叶会庭,当初都一起去安庆求学,叶会庭走向了革命的道路而英勇就义。叶中琪与王雁书分别在良善铺学校与狮山中学从事教育工作没有加入共产党。王雁书是进步的民主人士,叶中琪是地方士绅担任过国民政府的乡民代表。1940年,桂系48军军长张玉纯强迫狮山中学全校师生加入国民党就遭到地下党员马洪范与民主人士王雁书的坚决抵制,共产党记住了他的功绩。叶中琪也同情革命并利用自己的身份支持过革命,掩护过严宏章、陈发益与程仰旨,更没有反革命罪行。按照当时的政策王雁书被认定为职业知识分子,叶中旗被定为工商地主必须接受管制。这种认定,作为乡长的叶忠贵无法理解并坚决抵制,然而却不能改变。还被地方群众批判为要报答反动分子的救命之恩,站不稳阶级立场。叶忠贵愤愤不平丢下这个漫良乡的乡长,出走金鸡山达两年之久,成为霍山解放初的一大政治事件。
1956年,烈士家庭有了第二代单传叶玉升。叶忠贵精心抚养,认真教育,不忘革命的传统。1972年,叶玉升初中毕业,被父亲送去参军,分配在南京军区司令部担任报务员。林彪反革命事件以后,军队的政治纪律极其严格,台海局势也十分紧张。1974年9月6日,叶玉申正值夜班,突发急性阑尾炎。他忍者剧痛将中央兵部51号信号发往东海舰队,就昏倒在报务台上。后来被送往南京解放军总医院实施紧急抢救,切除一寸多溃烂的盲肠才抢救过来,部队为其记一等功。后来终因身体原因,作为残废军人转业到地方,没有要求在地方政府谋求职务,也没有接受任何特殊的待遇。1976年12月,叶玉升生了又一个女儿叶海英。在上个世纪国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七十年代,他不为自己是烈士的后代而让国家为难,选择了自己结扎,给白莲岩乡的计生工作带了一个好头,成为霍山计划生育“男性结扎”的第一人,也是大化坪区唯一的一个人。
叶会庭,从安庆到上海再到苏联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可谓是当时中国革命者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回国后要求到家乡参加土地革命,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以至于在皖西革命史中默默无闻。叶会庭一家是革命的一家,土地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牺牲六人(不含何先国怀中六个月婴儿),仅留下一条命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家几代继续革命,永葆革命的本色,红色的传统代代相传。(叶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