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正义的目光,永远凝望远方
——追记“全国模范检察官”、安徽省舒城县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王敏

编辑:宋明俊 来源: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1-10-28 10:33:38 【字体:

  王敏,生前任安徽省舒城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今年6月19日,他在周末加班时突发疾病,不幸因公牺牲,年仅53岁。日前,王敏被追授“全国模范检察官”“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安徽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

  “可别看我眼睛花了,检察官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能够看清这世间是非黑白、美丑善恶。”王敏的话,女儿王舒展时常想起。记忆里的父亲,永远是那个埋在材料堆、佝偻着身子伏案加班的背影。王敏因公殉职后,家人根据他的遗愿捐献了其眼角膜。这双代表正义的眼睛,将继续凝望远方。

  “王检倒下了!”

  如往常每个周末一样,6月19日清早,王敏骑着车到单位加班。一辆自行车,一身检察蓝,一只方便袋当作公文包,33年来一如往常。

  “王检,今天还这么早。”看到王敏,正在岗亭值班的检察官陈婵娟将他“拦”了下来。

  “当时,我正在审查一起强奸案,心里拿不准能否批捕。看到王检来了,就赶忙上前征求他的意见。”陈婵娟回忆。

  “老规矩,先谈你的看法。”从2013年进入检察队伍以来,陈婵娟与“师父”王敏的互动一向如此,王敏总是习惯让对方先说,抓住每一个机会培养年轻检察官的证据把控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姑娘,可以嘛!”听罢,王敏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谢谢师父!”陈婵娟站起身来,目送王敏走进办公楼。她没想到,这竟是最后一眼。

  仅数小时后,岗亭突然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王检倒下了!”接过电话,陈婵娟一阵眩晕。

  6月28日,经过9天抢救,王敏依然没能醒来,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检察事业。

  走进王敏的办公室,不大的办公桌上摞满了卷宗,各类法律书籍上写满了阅读笔记,反复翻阅的折痕依旧清晰可见。关于经典案例的报道被裁剪得整整齐齐,妥帖地压在桌上。

   6月19日上午,他一生经办的最后一个案子还没办完,由他手写的一份职务犯罪审查报告,墨痕未干。

  他在,心里就踏实

  王敏的办公室最清净,跑关系、走后门的人,只能吃到“闭门羹”。深夜里,透过半掩的门望去,唯有他独自加班的身影。门里面,“王老师”始终挂着温暖的笑容,无私分享着知识与经验。在大家眼里,王敏是“法律活字典”,他在,心里就踏实。

  扎根检察一线33年,王敏办理了大大小小近2000件案件,无一起错案、无一起超期羁押、无一起涉检信访,结案率长期在单位名列前茅。他的职业生涯几乎堪称完美。

  “白菜都有心,做人不能不长心,做检察官更不能如此。”“王老师”的教诲,检察官助理李延奎铭心刻骨。

  “王检疾恶如仇,但绝非只讲打击效果,不讲社会效果。”舒城县公安局副局长魏龙说。

  2011年至2019年,由王敏主办或领办的“何氏兄弟”涉黑案共有124本卷宗,约19840页;张春流等涉黑案共有97本卷宗,约15520页;方林生等涉黑案共有103本卷宗,约16480页。100多起犯罪事实,王敏逐一认定;61名犯罪嫌疑人,均被依法惩处。

  “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道理朴素,真正做到却极为不易。但,王敏做到了。

  “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你做到了!”

  “人总是要死的,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儿子走了,我却好像看到他捧着一份满分答卷站在我面前。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你做到了!”说到这里,王敏的父亲王德祥老泪纵横。

  1990年,参加工作不久的王敏主动请缨,申请到舒城县杭埠镇胡同村担任驻村指导员。一年之后,安徽遭遇特大洪水,共产党员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的身影,深深震撼了同在大堤上奋战的王敏。

  驻村工作结束后,王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在入党志愿书上,他写道:“在防汛抗洪的日日夜夜,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是共产党员冲在先;哪里是险处,哪里就是共产党员在固守……我会在检察战线上,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

  冲锋与固守的故事,30多年来未曾间断。2018年,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王敏主动结对帮扶深度贫困户孔德贵、孙光和。王敏对贫困户很大方,3年里,坚持每月走村入户,为贫困户申请到扶贫项目、公益岗位等,帮助他们早日脱贫。

  王敏对自己却很“吝啬”,“第一辆自行车是跟我刚认识时买的,修修补补骑了20多年,坐垫都磨通了,后来实在修不了,我‘逼’着他买了一辆新自行车。”王敏的妻子郭旭回忆。

  “王敏是在检察队伍教育整顿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全省检察干部的楷模,无论是在司法办案,还是在驻村扶贫、抗洪抢险中,他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他无愧于检察事业,无愧于这个时代。”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周勇说。

  孙光和还记得王敏最后一次来帮扶的场景,“每次都这样,走了好远还要回头望望,招招手告诉我,他走了”。

    (本报记者丁一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