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点赞新成就 喜迎党代会】家门口的好学校“持续上新”
——我市基础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纪实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09-13 08:56:46 【字体:

  “你好,新同学!”“欢迎来到六安一中新校区!”9月3日早晨7点,位于南山新区的六安一中新校区2000名高一新生陆续开始报到,备受百姓关注的六安一中新校区正式开学。

  新校园各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堪称一流,包括7栋宿舍楼,高一、高二、高三书院,国际书院,食堂,综合体育馆,实验楼,图书综合馆,学术报告中心,课程体验中心等,宽敞明亮的教室内一人一柜,配备可升降课桌椅,安装智能交互教学系统。图书馆、室内球馆、游泳馆、天文馆等文体设施,为学生发展助力。此外,绿茵茵的操场,现代化的食堂,配备独立卫生间的宿舍,衣食住行处处有人情味。

  六安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建校时间长,占地有限。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六安一中新校区的建成,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除了六安一中新校区,今秋,新投入使用的还有主城区29所公办幼儿园以及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生多校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上学难”、“大班额”是全民关注的话题,学校不堪重负,家长更是发愁。不仅是今年,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每年秋学期,都有新学校成批投用,为百姓提供更多学位,城镇教育实现“扩容提质”。

  六安市第九中学东校区正由此应运而生。六安市第九中学是城区唯一一所市级示范初中,由于学位有限,学校在挖潜增班、普遍大班额的情况下,仍不能化解就学矛盾。2017年9月,六安九中东校区正式开工建设,2019年8月建成使用,学校占地60002平方米,拥有四栋4层教学楼、两栋4层综合楼,原九中本部学区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划入新校区,极大缓解了九中本部招生压力。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推进学校改扩建工程,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实施城区两个“公办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之后,2019年起,又新建、改扩建了14所中小学,以改善条件、提升内涵、规范有序、均衡发展为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学校建设,消除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现象。

  这项由市委、市政府直接推动的学校建设工程,深刻改变着我市教育的布局和生态。全市所有县区提前两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实现全覆盖。城区义务段公办学校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学校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义务教育段大班额占比从2019年的7.36%降至0.43%,仅主城区就消除大班额326个。

  为高位推动城区学校建设,市委教育领导小组成立并召开全体会议,同时,以补短板、促均衡、抓质量为重点,扩大优质资源,优化学校布局,不断增加财政投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2019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比2015年增长37.95%。一大批新建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引起社会的热烈反响。

  “开园啦!”9月1日上午,伴着师生们的欢呼声,皋城小学附属八公山路幼儿园正式开园,位于梅山北路与纸厂路交叉口的皋城小学附属八公山路幼儿园,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是政府投资1600万元重点打造的城区公办幼儿园,与去年新建成投用的皋城小学相邻,是皋城小学的附属园,园内建设了高标准的多功能活动室、科学探究室、图书阅览室、美工室等各种特色活动室。

  “公办园环境好,师资水平高,教师队伍稳定,而且学校课程设计规范科学,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我们放心、安心也省心,另外,公办园收费合理,也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家长胡永圆告诉记者。2021年秋学期,六安主城区新投入使用公办园29所,截至目前,主城区公办园总计可达57所(金安区27所,裕安26所,开发区4所),提供学前教育公办学位16020个,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真正落到了实处。

  投入大,环境好,师资强,办学规范这是公办幼儿园的优势,满足了百姓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破解学前教育存在多年的“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教育领域“急难愁盼”的问题。这不仅是一项让更多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惠民工程,也对我市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影响深远。

  新建学校并不意味只增加学位,有特色、高质量、师资强更是新建学校的标配。为此,我市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教师职称改革和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快速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建立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全市交流轮岗中小学教师达16488人次,推动了县域内城乡师资合理流动。出台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贯彻意见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逐步改善贫困地区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鼓励名校办分校、强校帮弱校、老校带新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带动作用,教育公平不断彰显。

  另一方面,为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智慧学校建设也在稳步推进。201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且为唯一提前一年完成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建设任务,实现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2020年,773所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工作全部完成,提前两年完成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所有公办中小学智慧课堂实现全覆盖,推动了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连接,也推动了名师优课等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实现城乡共享。(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单姗 张玉)

  采访札记

  “均衡发展”一直是教育系统的热门话题,这几年,城镇化建设在不断推进,六安的城市变大变美了,为了适应城区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我市通过布局调整、资源优化、集中资金、改善条件、扩大规模等一系列举措,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的普惠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特殊群体关爱体系,身边的学校变多变新也变得更有特色了,“大班额”“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得到缓解,师生幸福感和百姓满意度有效提升,形成了基础教育水平不断巩固,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有效提升,教育改革纵深推进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格局,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教育图景。“让每个生命幸福成长”已经不仅仅是口号,而是让孩子们享受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成果的美好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