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文明县城中的“红”力量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7-08 08:33:44 【字体: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七一前后,记者走进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子弹的呼啸声犹在耳畔,金戈铁马的岁月又浮现于眼前。这里曾诞生12支成建制的主力红军队伍,走出59位开国将军,是全国第二大将军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人们的血脉,成为金寨最鲜明的精神底色。

  英雄从未远去,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战争年代,金寨十万儿女为国捐躯。建国初期,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金寨境内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10万亩良田,10万老区人民告别家园。

  新时期,金寨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厚德金寨,通过提高市民素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初步走出一条具有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精神文明建设之路,并于2020年11月,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实现了精神与物质双脱贫。

  英雄的故事有口皆碑,红色的印记随处可见。“金寨是革命老区,这里是光慈村,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是当年蒋光慈生活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我们以自己是光慈人而骄傲和自豪。”今年46岁的方吉俊是土生土长的白塔畈镇光慈村人,同时也是一名党员,平时生活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的一言一行。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方吉俊所经营的石材加工厂停产,他主动加入到村疫情防控工作中,每天10个多小时,每家每户地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光慈人的优良传统。同时,方吉俊还会每年捐款给村互助社,用于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

  在光慈小学,五年级学生王玉洁在光慈古柏树下许下愿望:“我也和妈妈一起种下一棵树,我要好好看护着我的小树长大。长大后,我想当一名翻译家。”校园内的光慈古柏郁郁葱葱,100多年来,光慈村无数的孩子在树下聆听蒋光慈勤奋读书的故事。

  如今在光慈村,男女老少,大家都对蒋光慈的事迹熟记于心,蒋光慈以文字为武器,唤醒国人,发奋救国的事迹,感召了光慈村的一代又一代人。现在,村内光慈老街、光慈小学、光慈展厅等红色印记成为很多人追忆蒋光慈的必来之地,也成为光慈人向好向善的标杆。

  据光慈村党支部书记王孝华介绍,近年来,光慈村传承红色力量,弘扬时代新风,推动移风易俗,进一步规范乡村文明新风评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乡风文明建设为主题,组织开展弘扬正能量、树立新风尚的创建评比活动,培育乡村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仅2020年,全村评选出勤劳致富户108名,移风易俗户108名,孝老爱亲户59名,环境整洁户33名,热心公益户35名,勤劳脱贫户4名,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和谐最美家庭5户,一大批身边的先进正引领人们提振精神,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青山处处埋忠骨,英雄大义照今人。目前,金寨县已形成“红军广场”等红色文化地标580多处,建设红色基因传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48个,其中,汤家汇、斑竹园等“红色小镇”旅游业收入屡创新高,金寨革命博物馆和革命烈士陵园每年接待量均超100万人次。

  “前两天,我们镇的‘红歌传唱’活动得到了全镇所有村居的热情参与,都是大合唱,每个村都派了代表队,大家的参与热情和集体荣誉感都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七一前后,我们组织开展很多易于群众参与的活动,让群众在活动中加强交流,让深植于血液的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白塔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彭忠良告诉记者。彭忠良既是基层文明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他也是一名红色基因传承人,平时除了负责文明实践所的日常活动协调外,还负责蒋光慈展厅的讲解工作。“以前自己对蒋光慈的事迹了解得比较粗浅,现在真正接触后才发现,我们要向革命先烈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蒋光慈展厅设置在文明实践所,方便了更多群众在瞻仰革命先烈事迹的同时,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我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人走进我们的红色场馆,聆听先烈的故事,向先烈学习,用先烈的精神指引我们以后的道路。”彭忠良说。

  “通过红色文化的宣传,一方面我们提高了金寨县居民的素质,更重要的是,红色文化激发起了金寨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不让革命先烈失望,不给革命先烈抹黑’的思想融入了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而让我们县更加文明、更加美丽。”红色基因传承大队大队长胡遵远说。

  “光慈村是革命文学先锋蒋光慈先生的诞生地,由原来的白大村、东楼村合并而来,当地广大干部群众都能说出一二流传的故事。金寨县像这样流传在百姓中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红色故事还有。如何把这些故事讲好、利用好、传承好,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激活‘红色基因’、让文明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金寨县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振华介绍。

  目前,金寨县正着力打造以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示范地为主的“红色三地”,每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就是一个文明实践点,每一处红色旅游目的地就是一个展示文明金寨的窗口,每一个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示范地就是金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试验地。推动红色文化传播,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金寨县通过打造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运行机制,使得融入百姓血液的红色基因,指导自己的言行,涵养自己的城市。(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秀玲 康家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