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时评>详细内容

“因材、因时、因地”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编辑:高方勇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29 次 发布时间:2025-04-22 16:57:36 【字体: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对于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因材施教、因时而动、因地制宜,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教育培训质效。

  瞄准“学什么”这一基础点,“量体裁衣”设置培训内容,在“因材施教”中推动“供”“需”精准匹配。《规划》明确指出,要“针对党员所在领域行业的实际,引导其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尤忌不分层次、不看对象、不顾环境,对年轻党员和年老党员、城市党员和农村党员、在职党员和无职党员教育培训内容“一个样”“照着稿子、读稿子”最终形成“过场式”培训,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时,要注意分层次、分类型、分场合、分对象,要统筹考虑党员年龄、岗位、领域、知识结构等因素,合理定制培训内容,如针对农村党员可以偏重“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等相关重要论述,针对青年培训可以结合案例教材,针对机关事业党员则要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区最新精神、重大决策部署……,让供需实现匹配,教学能够受用。

  把准“怎么学”这一关键点,“紧跟时代”创新培训方式,在“因时而动”中推动“教”“趣”有机结合。《规划》指出,要“灵活运用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现场体验等方法,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注重完善基本培训,运用视频集中培训等方式”,不难看转变教学方式,建立开放、活力、包容的培训方式已经是时代所趋,传统的“张嘴讲半天,粉笔写冒烟”的授课方式已经是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云端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授课方式。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时,要勇于探索,紧跟时代,充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AI等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培训活力;要大胆尝试,创新方式,依托工作实际、地方特色,引入访谈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让课堂在“有来有往”中增强互动性,从而引导党员从“被动听”转变成“主动学”、从“静态教学”到“动态参与”、从“纸上谈兵”到“坐言起行”,不断让高质量的党员培训落实见效。

  找准“如何干”这一落脚点,“围绕实际”推动成果转化,在“因地制宜”中推动“知”“行”深度耦合。培训只是过程手段,能力才是最终目的,如果仅仅是上课“听听”、下课“说说”,一训了之,那么也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各地党组织在组织党员培训时,要把成果转化作为培训导向,坚持以学促干,要注重结合工作实际,引导党员干部投身本地工作一线,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能力,自觉摈弃“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增强“善作善成”的“真功夫”;要坚持以学正风,在培训时引入地方实际“正反面”案例,让党员学有榜样、干有目的,有所感、有所获,充分激发党员身上的拼劲、闯劲、干劲,让党员能够冲锋带头、敢于斗争,推动党员从“学有所获”到“学有所用”,最终实现“学有所成”,不断写实党员教育培训这篇“大文章”。(齐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