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感受蓼都脉动 采撷创作灵感
——第六届“梦之路·省市作家霍邱行”采风活动侧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04-29 09:07:11 【字体:

  城东湖日出,流光溢彩;城西湖荡舟,烟波浩渺;春日杞柳依依,燕鹭翔飞;夏日碧荷扬花,清香醉人。

  这里是党的火种最早播种的县城之一,留下史迹厚重的红色文化,人文气息鼎盛,杰出人才辈出。

  这里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五闸一线串珠,巍然屹立起“淮河第一闸”,处处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暮春时节,由霍邱县委宣传部、六安市作家协会主办,霍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第六届“梦之路·省市作家霍邱行”采风活动于4月23日至24日在霍邱县举办,来自省、市作家协会的60余名作家组成的采风团领略霍邱美景,多角度感知淮河文化,深层次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在这片嗅得到历史人文浓重气息的土地上,触摸近年来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追寻红色印记

  24日上午,活动启动仪式在蓼城广场举行。六安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汪锡文,霍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储叶来,六安市作家协会主席金从华以及霍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旅体局、县融媒体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过后,采风团第一站便来到霍邱县烈士陵园。这里清净优雅、庄严肃穆。作家们听讲解、看展览,了解先烈英雄事迹,聆听烽火岁月传奇。21米高的烈士纪念塔,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霍邱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大字,令人肃然起敬。

  “1919年1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携霍邱籍夫人来城关探亲,向青年学生赠送《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新文化思想,使霍邱成为党的火种最早播种的县城之一,留下红色文化珍贵的史迹。”“新文化运动先锋革命作家蒋光慈,其小说《少年漂泊者》激励了无数有志青年投身革命生涯,鲁迅创办的未名社中有‘霍邱四杰’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作家们深入了解霍邱县的红色历史。

  据介绍,1926年6月,霍邱县在乌龙创建了第一个党组织——“乌龙特支”,1932年7月6日,霍邱县成为红25军誓死保卫的城池,经过三天三夜鏖战,牺牲1000多人,烈士鲜血染红蓼城,红色遗址遍布城区。1966年5月7日,城西湖成为毛主席“五七”指示发源地,军垦农场再添红色文化景观。

  丰厚的红色文化,成为此次采风团创作红色文艺作品的力量源泉和宝贵财富。

  感受淮水生态

  钟鼓锵锵,淮水汤汤。千里长淮营造了霍邱三面环水、南拥沃原的地理环境。近年来,霍邱县以“农业稳县、工业富县、生态立县、文明育县”战略为指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呈现出“万鸟翔集舞清波、水清岸绿生态美”的画卷。

  乘车一路行驶,窗外景色不断变换。奔腾的淮水岸边,是一条条平坦整洁的通途。湖天一色,碧水荡漾,野雁戏波,白鹭翔飞。国家4A级风景区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五闸一线串珠,巍然屹立起“淮河第一闸”的雄姿。“太壮观了!”作家们感叹道。

  临淮岗风景区,是依托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兴建的旅游景区。采风团一到此地,便被景区内的淮河文化园所吸引,这里由淮河农耕民俗馆、临淮泥塑艺术馆、柳编文化博物馆共同组成,展出农耕器具和非遗作品8000多件,将国家级非遗项目、淮河柳编和省级非遗项目、临淮泥塑进行集中展示,丰富了景区的旅游业态和内涵,同时展示出博大精深的淮河文化,形成“非遗+景区”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来到城西湖,湖面上停泊的渔船一字排开,更增加了湖面的静谧感。而绿荫繁花的湿地公园里,市民们或遛弯、或锻炼、或放风筝……历史上城西湖水患频繁,常形成内涝。20世纪退田还湖后进行了大规模整治,水患得到基本治理。作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组成部分,城西湖船闸改建作为通往霍邱、沟通淮河的枢纽,退出“江湖”的渔船如今成为点缀湖面的景色。

  城西湖特产丰富,其中银鱼是城西湖名鱼,驰名省内外。此外,三角蚌、菱、藕、茭白等产量也十分丰富。“城西湖真美,这些渔船有意境。”“要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湖面波光、渔船停靠,光是想想这画面就好美。”作家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当下的心情。

  这片土地上不断迸发出的蓬勃生命力和强劲发展动力,深深感染着每一位作家。

  走进美丽乡村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氏庄园坐落于距离霍邱县城30多公里的马店镇,始建于清咸丰6年(公元1856年),占地70多亩,三宅十二院,共计有房屋430多间,雕梁画栋,气势恢弘。现仅存西圩,房屋140间。2006年,李氏庄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越过二道圩,一排古色古香的明清风格建筑群映入眼帘,庄园里曲径通幽,错落有致。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下拨专款,持续对庄园按照原始风貌进行保护及布展,尊重历史,增强可视性。

  采风团中曾有作家三年前来过此地,但一别多日,仍有新的感受。“现在变化可大了,门前水圩经过清理,水清了,院内的遗址遗迹也逐渐清理恢复,跟三年前大不一样了。”途遇游客,作家们还与他们攀谈起来,交流实地感受,为文学创作搜集素材。

  走出李氏庄园,就来到了马店镇李西圩美丽乡村建设点。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目标要求,建设规划为老房改造区、新建住宅区、健身休闲区、为民服务区4大区块。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农家别墅,院前鲜花怒放,河畔绿柳垂丝,“微田园”里蔬菜一垄垄青翠欲滴、惹人喜爱,形成一道道美丽乡村风景。

  漫步在李西圩美丽乡村小路上,穿梭于青瓦白墙的庭院间,朴拙的文化墙、苍翠的香樟树、别致的微田园错落散布,作为全县首批启动的45个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也是霍邱县14个安徽省重点村,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突出的建设成效,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作家们纷纷举起相机、手机,选准角度,拍下乡村美景,作为纪念。

  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问。悠远绵长的历史文化、林绿水秀的绚丽风光、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让作家们的创作欲望和灵感不断迸发。

  霍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储叶来表示,期待各位作家朋友把眼光和笔触对准霍邱,多为霍邱文学发展尤其是为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鼓劲呐喊”“传经送宝”,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弘扬古蓼文化,讲好淮河故事。

  “近年来,在霍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勇敢、勤劳、智慧的霍邱人民践行‘两山理论’,一幅跨越发展、欣欣向荣、和谐安康的壮丽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推出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市作家协会主席金从华说,“相信我们的作家们一定会将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用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的文学形式,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来,展示出新时代霍邱人民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邱 杨 图片: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徐缓 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