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钢、陈铁
陈钢(1890~1943)、陈铁(1898~1966) 陈钢,双石乡人,名立勋,号冶青,幼读私塾,后入安徽陆军学堂炮科学习,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民国元年(1912)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师六十一团二营营长,驻守镇江。民国2年,任九江镇守府参谋长兼卫军团长。因遭袁世凯通缉,流亡日本。民国4年回国,活动于陕西、甘肃,与胡景翼、景定成等密谋反袁。后赴南京与柏文蔚等组织讨袁军,率部转战于镇江等地。民国6年,护法运动开始后,任广东韶关炮兵支队司令,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参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民国24年后,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禁烟处处长。抗日战争期间,在宣城任安徽省贫儿教养院院长。曾与国民党参政员耿鹤生等发起倒蒋,被贬职。宣城沦陷后离职还乡。
陈钢关心人民疾苦。民国10年他将所获千元头等彩票奖金资助困难学生、失业青年和社会孤老。他在本省任职期间,常根据地方民意,运用个人影响,敦促执政的桂系当局体恤民情、薄赋和兴办地方福利事业。他平生追求进步,向往革命,民国27年,动员其胞弟陈纯青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投奔共产党。纯青中途叛离,曾遭陈钢书面严词痛责。陈钢晚年仍忧心国事,民国32年病逝于故里。
陈铁名立国,号血生,陈钢胞弟。早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留学法国,进修飞机机械专业。回国后任国民党安徽省党务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兼安徽省第二区党务专员、党务督导团团长、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三区区团长、安徽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并先后兼任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宣传部长、情报部副部长,豫鄂皖苏党政分会委员,国民政府中央赈济委员会委员、立法委员,国民参政会第二届、第三届参政员。
陈铁受陈钢等人影响,思想开明,能体察民情。民国34年底,皮定均将军的母亲陈立兰被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警备司令部逮捕,陈铁出面保释并接至家中。他对减轻地方负担赈济灾民等多有建议,在省动员委员会工作时,与进步人士相配合,为推动桂系抗日作不懈努力。1949年去台湾,1966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