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不同方式的成长
朱晓娟
2020年的这个春天注定是我难以磨灭的记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因为“线上教学”。
大概是2月下旬,“停课不停学”的号角吹起来不久,我就接到任务——为全省小朋友录几节语文课。说实话,刚接到任务的时候既兴奋又倍感压力。兴奋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当时我每天在手机上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情况,看白衣天使日夜奋战的画面,常常是泪眼婆娑,恨不得自己也能做点什么。“线上教学”任务来了,作为教师,参与录课,不就是为抗疫做出自己的特殊贡献吗?倍感压力是因为“线上教学”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授课方式改变了,教学时间压缩了,我要录的课程是《快乐读书吧》,也是部编教材的特殊课型。短短的20分钟能教什么?不是面对面的教学,怎么有互动感?带着这些问题,开始着手备课。俗话说:路都是走出来的。凡事只要做起来,方法总比困难多。
走着走着,摸着门路了,时间不够,就精选内容,力求高效;互动性不够,可以请班里小朋友参与,加入他们的语音和视频......虽然只有短短20分钟,我也付出了十足的努力。2019年我上了7节公开课,其中5节是赛课。我和孩子爸爸说这20分钟的视频课却让我感觉比赛课还累。我也和孩子们开玩笑说:“老师上视频课,和要求你们背课文一样,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才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必须准确无误。于是写脚本,读脚本,改脚本,再读,再改……反反复复很多次才能定稿。
为了增强互动性,请班里的孩子参与录音频和视频。孩子们的热情也很高。一遍不行,十遍,十遍不行,几十遍!有一次,一位家长跟我说短短40秒的视频,他们录了好几个小时,已经不知道是多少遍了。我有点愧疚,感觉耽误了他们太多的时间,而我只能说一句苍白的“辛苦了”。让我感动的是,她说:“自己的辛苦不算什么,相比老师的20分钟视频课,老师更辛苦!”你看,通过这件事,家长和孩子对师者的辛苦感同身受,师者更懂得去珍惜和孩子们面对面的课堂。
担起、付出、反思,然后彼此感激,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成长着!线上教学,我们都呈现了最努力的自己。而对于努力最大的奖赏莫过于被认可。视频课播出的那一天,我收到了家长和教师同行两个方面的反馈。读着那些鼓励的话语,知道孩子们听完课后有所收获,录课过程中的种种辛苦也变得美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