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旅六安>文旅动态>详细内容

安徽六安: “村晚”舞台唱响文化惠民“大戏”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安在线 发布时间:2022-01-21 10:30:16 【字体:

  传承红色文化,唱响美好生活。1月20日下午,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明办、六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文化馆、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裕安区人民政府承办的“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我们的美好生活”2022年安徽“村晚”示范演出,在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源潭湾村开启。本场演出聚焦红色文化主题,向观众朋友们呈现了一场具有文化味、传承味的乡村“村晚”。

  1月20日下午,“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我们的美好生活”2022年安徽“村晚”示范演出在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源潭湾村开启

  演出现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精彩的文艺节目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安徽“村晚”主题曲《咱们村里有春晚》拉开了本次演出的序幕,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喜气洋洋,充分展现安徽年俗;歌曲《大山的故事》、舞蹈《六霍烽火》、小品《纪念碑》等红色主题作品,取材于革命老区的真实故事,通过艺术创作和舞台呈现引导群众触摸历史脉动,感受沧桑巨变,激发信仰伟力;表演唱《乡村振兴欢乐多》、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由文化馆站辅导,翁墩乡、独山镇等村民创作演出,农村美丽迷人的壮丽气象、农民有滋有味的方言土语、田间地头的特色文艺在镜头里、在舞台上精彩绽放,也表达了江淮儿女迎接虎年新春的欢乐和喜悦之情。

  安徽“村晚”主题曲《咱们村里有春晚》,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喜气洋洋,充分展现安徽年俗

  《大别山之子》讲述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许继慎的故事

  小品《纪念碑》等红色主题作品,取材于革命老区的真实故事,感受沧桑巨变,激发信仰伟力

  独山“村晚”的舞美背景采用镂空设计,以喜庆的红色为主,融合运用旗帜、老虎剪纸等元素,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儿。参演的12个节目,全部由安徽省群众文化工作者与乡村文化能人、基层群众共同创作。演员中有文化志愿者和群众演员,也有专业演员,他们中有的有多年表演经验,有的是第一次参加大型的文艺表演,大家既紧张又兴奋,都在台上卯足了劲表演。

  漆永芳烈士后人讲述红色故事。

  “父辈的担当像一杆老枪......”青年歌手马卫倩演唱的歌曲是《红色传家宝》,“上村晚感觉很激动,希望用自己的歌声能够唱好红色故事,将红色的精神发扬好传承好。”“通过这个节目,我明白了英雄可以是顶起炸药包的背影,也可以是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普通人。”六安市皋城小学王以沫同学告诉记者,“今天表演的《英雄故事代代传》朗诵节目是学校组织举办的《党史小课堂》中的一课,我们有使命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把红色精神传下去。”

  一台村晚不光热闹,更要成为乡土文化和乡村记忆传承、延续的载体。“我们选择了很多原创的文艺作品,通过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六安市文化馆馆长高勇介绍说。

  在演出现场,“跟着画笔学党史·安徽文化馆联盟大别山写生作品展”和“咱有红色传家宝”革命历史物件展环绕铺开,构成了独山“村晚”特有的“1+2”模式。

  活动现场对当地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好人好事进行了表彰。

  “今年的村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聚焦红色主题,用身边的人去演身边的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幸福生活。”安徽省文化馆馆长李晓东表示,安徽“村晚”已持续举办了五届,经过几年的示范引领和培育发展,已经举办了5000多场上规模的演出,全省有30多万的基层群众参与其中。全省文化馆联盟借力“村晚”这一文化IP,充分开拓乡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全面展示安徽乡村振兴建设成果。

  精彩演出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据悉,本场演出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央视频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平台面向全国网络直播,并通过北京、天津等20余家省级数字文化平台联动直播,线上观众210余万人次;相关精彩节目、优秀短视频将于农历小年当天参加全国《我的“村晚”我的年》跨区域网络接力式展播。(摄影 张军 记者谢麒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