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
-
3月底,六安开发区长三角一体化承接产业园传来好消息:由深圳伟之冠电池有限公司投资的六安银瑞科技项目一期正式投料。这意味着项目一期高功率锂电池生产线全流程打通,很快将全面投产。 据悉,该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仅用了四个月时间。项目的快速落地,不仅体现了投资方抢抓机遇、拓展市场的信心和决心,更彰显了六安开发区的招商力度和营商温度。 以奔跑姿态、奋进步伐和火热实践,给招商引资“拉满弓”,给项目建设“上紧弦”,促产业不断“发新枝”,这正是六安开发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缩影。 春风浩荡,万物奋发。在这个生机...
2024-04-17
-
-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群特殊的人——孤独症儿童,双眼能看见光明却不愿与你目光交汇,耳朵能捕捉声音却忽视外界的呼唤,内心丰盈却总是孤言寡语,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闪烁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然而,有这样一位女性,她用自己的爱心和毅力,为六安市的孤独症儿童们搭建了一个温暖的港湾,她就是六安市星大洲特殊教育发展中心的创立者孙文伟。 “一份使命,一份坚守” “菜切得慢一点,注意自己的安全。”在星大洲特殊教育发展中心的阳光家园班里,辅导老师正在指导一名身形挺拔的少年切土豆丝,他是孙文伟的儿子。十五年...
2024-04-15
-
“预计再生稻第一茬育秧订单大概在30万盘,秧苗主要来自各村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所需,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一年之计在于春,走进舒城县棠树乡幸福家庭农场育秧基地,工人们正有序按照育秧播种机械操作规程规范操作,筛选出合格的种子。该育秧基地占地4余亩,目前拥有温室大棚3座。基地通过配备空调、风机等设施,对棚内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测调节,同时将种子播撒在带土的规格化育秧盘内,发芽、出苗和育苗过程全部在可移动苗床上进行,防止幼苗土传病害发生,长出的秧苗无病无害。通过工厂化集约育苗,让种植户“赢”在起跑线上。望着科技感十足...
2024-04-12
-
1958年8月,雷伟和转业到安徽省委机关钢铁厂,任厂长。转业到地方工作,是雷伟和人生新的起点。 1958年全国军队干部大转业的名单中,本来没有雷伟和,但他坚决要求转业。北京空军政治部尊重雷伟和的选择,先准备安排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但他迫切要求回安徽。他听说安徽省委组织部的同志在北京,便找到他们,要求回安徽工作。 由于雷伟和坚决要求回安徽,北京空军政治部便同意他的要求。安徽省委将他安排到省委机关钢铁厂(1961年并入合肥钢厂,为合肥特殊钢厂第一炼铁厂。后改为合钢一分厂)。 雷伟和要求转业到安徽,但没有要求到钢厂。...
2024-04-11
-
“住在这里,能够看屋脊山云海,还能品尝农家土菜,近距离感受田园生活。”3月25日,住在霍山县单龙寺镇“影寓”民宿的南京游客李彤高兴地说。 近年来,霍山县大力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特有的生态禀赋和资源优势,坚持把民宿产业集群建设作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切入口,全力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2023年,该县已建成精品旅游民宿53家,接待游客达51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9.3亿元。 顶流设计,让民宿“站上舞台” 聚焦规划引领。该县将民宿发展纳入全域旅游、康养旅游总体规划,制定标准规范,开展技能培训,大力推行民宿环...
2024-04-11
-
“前些年咱种植的灵芝菌种因年数较久,已经出现明显的退化特征,出苗率偏低,抗病率也在逐年减弱,金芝1号的出现让我们又看到了希望……”初春时节,中国灵芝第一乡、金寨灵芝核心产区——沙河乡又到了灵芝菌棒生产的季节,有着20多年灵芝种植经验的漆学伦正组织农民工人给菌棒接种“金芝1号”,灵芝菌种品质的更新换代,让这位64岁的老灵芝种植户浑身充满了干劲。 种子是“芯片”,对中药材来说也是如此。金寨县沙河乡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灵芝栽培技术,至今已有30年的灵芝种植历史,1998年被评为“中国灵芝之乡”。种了几十年灵芝的金...
2024-04-10
-
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舒城县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服务经济发展、打击涉企犯罪的主力军作用,倾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深化行政管理服务改革,积极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新政策新举措,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在营商环境工作中坚持“切问、近思、笃行”,让营商环境行之有“度”,让企业在发展中感受到“公安温度”。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党建对基层治理的引领能力,舒城县开发区联合辖区企业党支部,打造“开发区好枫警”党建品牌,高质推动“党建+”,共建“党员服务先锋队...
2024-04-09
-
四月的皖西大地,繁花似锦,草木葱茏。行走在金安区东河口镇华山村,只见房在林中,村在绿中,民居、山体、树木、河流交相辉映,绘就了一幅业兴、村美、人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华山村位于六安市九十里画廊旅游线中,与万佛湖风景区遥相呼应,村域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组365户,总人口1504人,坐拥7000余亩的国家公益林。因风景秀美、水质优良,素有长寿村、秀才村之称。 近几年来,华山村立足自身实际,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让乡村产业发展更旺、人居环境更好、基层治理更有效。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从规划勘察设计...
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