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寻访叶集江西会馆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5-21 09:16:51 【字体:

  春节前夕,按照预定计划,我们夫妻二人从豫西到皖西,去六安叶集看望儿子儿媳。

  早先就听说过,叶集是明清以来皖豫边界重要的商贸中心,有着悠久历史。春秋时已有人居,称鸡父邑。至明永乐年间开始立埠兴商。清中期《霍邱县志》载:“商贾所凑以叶家集为最。”兴盛时有6省会馆、庙宇20多处。现存明代晚期建造的江西会馆就是其中之一。

  昔年曾经游览过成都洛带龙泉驿江西会馆,所余印象寥寥。这次去一定要拜访拜访叶集的江西会馆。

  赶到时,适逢抗击疫情全面展开。小区隔离3个多月间,仅识得偏居之一隅。发现车多、车大,做生意者众。人豪爽,财大气粗。

  桃李盛开之后,疫情大为好转。趁着管控放松,首先领略了位于新城边缘的小区周边的“容貌”。高楼连片,路网交织,出门有公园,草树多绿荫。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已经具备。

  心中念着江西会馆。也许是接触人有限,几番询问,竟多为不知!托儿子儿媳到单位打听,也是闻知有此名号,具体在哪儿?不详。

  唯有靠自己了。

  先百度,得到两条信息:一曰“在北街”;一曰“在百货公司仓库院内”。

  再问小区人“北街”,答“到西边老街那里去问”。问百货公司,皆不知。

  好在眼下的叶集还不算大。我们决定步行去寻找。

  第二天,我们整装出发,找到了叶集老街附近的民强路。沿路西从最北头走到最南端,再由路东从最南端走到最北头,看到了皖西市场,看到了妇幼保健医院和邮政储蓄银行。无果而返。

  两天后,我们又专程前往上次看到的“京辉老街”。整整走了一圈,方知此“老街”非彼“老街”。乃新建的一条地方小吃美食街。

  疫情解封,要返回了。一睹江西会馆芳颜的愿望就要落空了。只好打开手机,搜集了江西会馆的资料,纸上谈“馆”,聊作安慰:

  先查“会馆”,《辞海》的解释为:“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起始于明嘉靖、隆庆年间,或曰永乐年间。初名“试馆”,为解决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们住宿问题,后逐步演变为同乡会馆和工商会馆。

  江西会馆,又称“万寿宫”、“江西庙”、“江西同乡馆”、“豫章会馆”等。是由江右商帮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馆所机构。作用是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它供奉和祭拜的主要是古代神话传说人物、江西人祖先的文化偶像、净明教教祖、号称许真君的晋代道士许逊。现存的主要有新加坡江西会馆、安庆江西会馆、四川洛带江西会馆等。

  叶集江西会馆位于北街原百货公司仓库院内。现存后殿1栋,面阔3间,进深3间,五架梁,抬梁式建筑,硬山、青砖、灰瓦、木结构建筑。正殿为明万历年间建造,清代重修;厢房为清代中后期仿明代建造。占地75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目前也是皖西地区建造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

  车票已订。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儿子忽然从六安发来了江西会馆定位图。瞬间明白,小区后面的路就是万寿路!

  吃过早饭,我们急匆匆沿万寿路向西直行,越过已经熟悉的民强路,踏入一条斜的窄窄的匝道,右拐,不到5分钟,悬立于高处桐树之间的指示牌映入眼帘:大别山休闲驿站——江西会馆。箭头显示就在正前方。

  顿时一片释然。大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

  我们相视一笑,各自喟叹一声,异口同声道:总算找到了!

  路不算宽,行车却不少。我们不由加快了步伐。

  10分钟后,又走了不少路程,却始终再未看到任何标志。感觉不对。不会离指示牌这么远。向两位路人打听,仍然是不知道。我们开始回返。问到一位开代销店的老者时,他才指着来时的路说:你们走过了。就在那个大院里面。从那个大门进去,往后面走。在大院最后面。

  大院分明是一个居民小区。疫情防控卡点的临时小房、小桌、登记表、通告、标语等全套都在。我们急急进入,右拐,左拐,终于看到了与众不同、古色古香的旧式建筑。

  走近,有安徽省人民政府于二零零四年十月立的碑刻:

  叶集江西会馆

  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会馆本体建筑及围墙外东、西、北各10米,南20米。

  仔细查看,这里只是会馆后院。只能看到虽经翻修依然写着沧桑的砖墙和后殿背身。四处寻找,不见进入的通道或大门。攀墙而窥,似乎前面一户人家的侧院与会馆相通。大着胆向女主人求证,得到的是冰冷的答复:过不去。想进去得走正门。

  说完门便关上了。

  无奈之下,拍了几张石碑、砖墙和厢房后殿背影的照片留作纪念。一位残疾的保洁人员看见了,主动对我们说,今天日子不对。改天再来吧。西边那个老头拿着钥匙,定期打扫里面的卫生。到时候请他带着你们从正门进去看看。

  刚才那位女主人不知何时出来了。她在一旁插话说,里面啥都没有。就一座庙,几间房子。没啥可看的。

  我们无语。遥想数百年前,水陆交通便利的叶集,上通大别山,下达淮河,大别山的竹、木、茶、麻、丝和外来的日用品在这里集散,再分运各地。清朝中叶,叶集的南北街道及各港口分布着安徽、湖北、河南、山西、陕西、江西6省的商务会馆和600余家货行、店铺及手工作坊,常住人口3000余人,鼎盛一时。其时,就在眼前这个看似不显眼的会馆里,每天都有腰缠万贯的风云人物在此品茶议事。或交流商业信息;或调解、裁决同乡之间的纷争;或商议设义渡、修桥铺路、举办私塾学校、育婴堂、施舍棺材等公益慈善事业;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这里都要迎请戏班子进行汇演,举行热闹非凡的朝拜、祭祀真君活动……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天的叶集,既不是山区也不是林区,却发展成为中国的板材之乡和中部家居之都,靠的是什么?一个东湖西河,南山北园,交通发达,工贸并进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岂能少了文化的支撑!当年的先人们集资年年唱大戏,绝不仅仅是为了娱乐,为了开心,那是一种典型的商业庙会活动,是今日兴盛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初始形式。

  作为仅有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叶集商贸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江西会馆应该成为叶集的名片。完全应该。

  时间关系,不能久留。虽未能一睹全貌,总算见到了她的背影。下次,当然会有下次,必定再次造访。(浊 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