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上荷花名家画
画上荷花名家画
潘天寿《荷花蜻蜓》
一生留下许多荷花画作,他在谈到荷花的布局时曾说:“荷叶上部的空处,好像有晨雾感觉,这是虚中求实,而荷叶底下的空处,则为空间了,并以题款布之,使其空中有物。把款题得斜一点,可以帮助荷花梗子增加气势。”画作主要有《荷花》、《荷花蜻蜓》、《日色花光》、《朝露》、《红荷》、《新放》等等。
齐白石《荷花鸳鸯图》
荷花、鸳鸯是齐白石早年作画的题材,大体都是描绘数枝红荷,两只并列的鸳鸯游于枝叶之间。上世纪20年代所画大都枝叶疏落而细瘦,荷梗很长,荷叶不多。上世纪30年代后,枝叶渐密,鸳鸯也有些肥壮,色彩也愈加强烈。到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变得十分绚丽。
张大千“大千荷”
先生不但爱画荷,也爱种荷。他通过与荷花朝夕相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长期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间的动态,然后用他自己的审美感和艺术情趣加以提炼、夸张,使之寓意深刻,生机勃勃。他在画荷作品上多钤“三是六陂秋色”、“冷香飞上诗句”等印;多题“三是鸥世界凉”、“江妃出浴”等。他笔下荷花均是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
李苦禅《荷花翠鸟》
李苦禅笔下的荷花,多有现实寄寓。他似乎比较喜欢把荷花当作“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高洁品质的化身,而不仅仅是齐白石式的由文人画的高雅向亲近人生的通俗性转换。他在为荷花写照传神的同时,也为它们赋予某种人格内涵。《荷花翠鸟》是李苦禅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他采用了写中略工的技巧,而在花蕊中点染花;而荷叶的脉络,则纯以干墨。因此,在齐白石的拙□、老辣之外更多了一点大气。
石鲁《芙蓉荷花图》
《芙蓉荷花图》作于1973年,是石鲁后期最为有名的一幅作品。傲然挺立的花茎,出污泥而不染,清高尊贵,正是石鲁的人格写照;含苞欲放的红荷,是为画眼,昭示着光明与希望,预示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具有强烈现代感的大写意风格,师法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传达了一种超乎形物之上的神韵。
黄永玉:十万狂花入梦眠
在他的绘画题材里,荷花是一个非常具有风格的主题,但是黄永玉画的荷花,没有给人那种非常清高、出世的感觉,而是一种很绚丽、很灿烂的气质。如今在北京家中万荷塘的池水里,黄永玉种下了来自山东、湖南、广东、北京的各色荷花。实际上画了这么多年的荷花,它们的形态与精神早已经烂熟于心,即使睡觉也有“十万狂花入梦眠”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