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视线>详细内容

今天的教师角色怎么扮演?

作者:袁远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9-09 15:36:40 浏览次数: 【字体:

         又一个教师节到了,往昔的今天,我为自己是一位人民教师而倍感自豪与光荣。但今天,面对教育教学形势发生的诸多变化,我更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神圣。有人说,现在教师这个职业也成了高危职业,孩子管严了,不好;管松了,也不好。甚至有的老师干脆对自己面前的孩子采取的就是不管不问了。今天的教师角色到底如何扮演?面对这神圣的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有很多的心里话要说,那就是:我们的教育无论如何都要从培养祖国人才这一高度出发。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某些方面的“二难理论”使我们的教育失去了正确方向。
   我的观点是:严而有格,爱而不宠。
   首先,我们的教育应该“严”字当头。常言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如果没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格要求,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吗?我们的奥运健儿如果每天不严格训练,能让我们的国旗在奥运赛场高高飘扬吗?同理,如果我们对学生在求学长知识的大好年华不从严要求,他们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吗?我们的学生,他们无论在生理和心理发育方面都还不成熟,幼稚天真使他们还不能充分地把握自我。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认识具有肤浅性,情绪具有波动性,意志具有薄弱性,行为具有随意性和盲从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所谓“学坏容易学好难”。所以,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孩子们严加教育,使他们能够沿着健康的人生之路发展。“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这决不是虚言。
   其次,要严而有格。教师对学生的“严”首先必须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那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做法是万万不能的。但有些教师的做法确实让我们的教师队伍蒙羞:对学生,讽刺、挖苦、破口辱骂者有之;罚站、罚跪、罚跑、罚抄、罚劳动、罚款者有之;逐出教室、勒令退学者有之;捅拳头、用脚踢、抽耳光、揪头发者有之;甚至出现在孩子脸上刺“贼”字、让学生吃大粪等惨不忍睹的现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亲爱的同行们,我们可要记住了!
   再次,我们的“严”应该渗透着“浓浓的爱”。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时刻牢记“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一基本的育人原则。只严不爱的教育是野蛮的法西斯式的教育。“爱”不仅是“严”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还应该贯穿到育人的全过程。我在一篇小文中这样写道:“爱,是强劲的风,会将理解的风筝送上蓝天;爱,是燃烧的火,会让绝望的心灵重新发热;理想之舟,如果没有爱,会在风言冷语的波涛中沉没;生命之火,如果没有爱,会在无边的黑暗中熄灭。”实践证明,当老师的爱心为学生所接受时,学生心灵的琴弦定能弹出优美的乐章。
   最后,爱而不宠,书写你的育人之“大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高尚的爱,是全面的爱,她不是父子或母子私情,也不同于所谓的江湖“哥们义气”,更不带有丝毫的个人偏见的娇宠。“是否对全体学生全面负责是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是否真正热爱自己学生的重要标志”,这是一位老教师告诫我的。他还说:“你不要以为孩子小,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杆称,你是否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他们清楚得很!”是啊!如果教师宠爱一部分学生,冷落一部分学生,不仅会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而且还可能导致师生情感的对立。受宠爱的学生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骄傲自大,意志薄弱,在学生中渐渐就处于孤立地位;那些遭遇冷落的孩子则会感到低人一等,情绪消沉,自暴自弃,甚至对人生也不抱任何希望。因此,我们的学生强烈呼吁:学生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我要说: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做到:要求一定要严,但“严”千万不可出格;严中不可无“爱”,但爱又不可成“宠”。老师,你记住了吗!(安徽省霍邱县第二中学  薛业忠)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