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视线>详细内容

提高女教职工素质 构建和谐校园

作者:袁远 来源:六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2-11-30 08:56:26 浏览次数: 【字体: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要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女教职工作为教职工队伍的“半边天”,所特有的勤劳与智慧、爱心与耐心,以及细腻、柔韧的工作作风所发挥的作用是男教职工无法替代的,在教育教学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女教职工更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一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女教职工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和谐校园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女职工进行素质培训,并以良好的素质形象和风采展现世人面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校是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完全中学,女教职工约占全校教职工总人数的60%,是撑起和谐校园建设的“半边天”,她们在学校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学术研究和建设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的来说我校女教职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做到克勤克已,有较强的荣誉感,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们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和谐校园建设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缺乏学习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女教职工认为自己现有工作水平、工作技能已经足够能应对目前的工作,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再学习了;有的女职工认为上一天班已经很累了,回家还要干家务,管孩子、没有心思坐下来学习。还有部分女职工认为教师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职业,没有失业的危险,没有必要学,对学习没有积极性。

  第二,缺乏竞争意识。有的女职工比较满足于现状,认为自己的岗位比较稳定,要想工作再上一个层次也不大可能,只要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应付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继续努力学习。

  笔者做为学校女职工委员会主任,主持女职工委员会的全面工作,现就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女教职工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应有贡献,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女教职工的责任意识。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的品质”。社会主义社会的教师品质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在教育劳动中表现为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以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培养青年一代。能教育引导青少年识别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潮。

  学校就是国家教学阵地,是为国家建设服务的,这一点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培养的是国家的人才,普及的是国家的教育,宣传的是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校的教育行为无可避免的要与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相一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教师素质的优势、教师职业活动的方向、职业活动的态度和教师工作的效益,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如果作为教师,在教育行为中不能作到这一点,那么首先,他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应该说,现在教师的主流是好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的,但我们应清楚地看到,在个别教师身上的确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是不重视理论学习,受“西化”、“分化”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不相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甚至动摇,在重大问题上辨不清大是大非;对前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能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主观臆断,乱发议论,甚至夸大阴暗面,否定光明。比如有的老师不了解“下岗分流”,不明白这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是从自己所见所闻或是自己的主观感情出发,在课堂上有意识无意识地发表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对于尚未形成独立判断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这种言论无形之中起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还有的老师对社会丑恶现象十分愤恨,但是却不能以辨证的眼光全面的看待问题,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而是极端的认为“无官不贪”,甚至归咎于社会主义,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可能是长久而严重的。

  女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是女职工委员会的一个工作重点。女教职工绝大多数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她们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政治素质的高低。因此,要定期组织女教职工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引导女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女教职工的责任意识。

  同时要强化女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女教职工学习《教师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地位。动员女教职工积极投身各种学习与改革,在女教职工中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更新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提高女教职工敬业爱岗、科学育人的水平,以出色的工作业绩树立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师表形象。

  二、设置有效载体,为提高女教职工知识文化素质搭建平台

  教育是一门技能,需要一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其速度和幅度都是让人手足无措的。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长者为师”、“学者为师”的意识很普遍。

  目前,我国教师职业实践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状: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少;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盲目模仿者较多,而自觉将教育研究作为自己职业生活方式的主动参与者、勇于探索者、积极创造者较少;怀抱着旧有惯例、热衷于操作训练、满足于技艺水平面较多,以审美的心态从职业生活中确认生命的价值、体验存在的意义、享受创造的快乐的教师较少。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形式,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

  1、要积极开展教案比赛提高女教职工业务水平。教案是女教职工上课的重要依据,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先下大功夫备好课,否则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培养女教职工的务实精神和书写能力,就要从教案抓起,因为教案所写的内容,是女教职工对每节课的全面思考。开展教案和书法展览,让女教职工在参观评比中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对女教职工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开展论文评选活动,提高女教职工教研水平。教学论文是女教职工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探索的结晶,是对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经验的理论概括,开展好这项活动无疑会促进女教职工对教学规律的探索和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女教职工一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路、总结经验,一边进行理论研究,不但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也充实和丰富了学校的教育理论。

  3、要定期开展赛课活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定期进行赛课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教师的授课、备课、命题等能力会起到积极作用,一个授课教师水平的高低,关键是看他讲课如何,教师知识量再高,讲不好课或表达不出来都不能收到较好的授课效果。只有通过生动准确的表达和清晰工整的板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师生之间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教师通过观摩教学,找出自己的差距,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身的不足,向活动中的优胜者看齐,才能不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讲课水平的提高。

  4、可以进行教坛新星、教学新秀评比,提升女教职工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素质。可以通过教育理论笔试、好课评比、说课比赛、教学质量比较、班主任工作、教科研成果等几方面综合比较,调动女教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出现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局面,从而提高女教职工的整体业务素质。

  三、关心女教工的身心健康,依法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一个既要事业又要家庭美满的知识女性,就像是一只两头燃烧的蜡烛,工作和生活都在占有着她们的时间和精力。男性就其事业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而获得满足和理由,而知识女性工作之外必须是贤妻良母,在事业上和男人一样并驾齐驱并成就辉煌的知识女性,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在家庭生活方面免不了疲于奔命,但仍顾此失彼,于是社会认为她不是一个好女人,丈夫认为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孩子认为她不是一个好母亲。知识女性自身的沮丧和痛苦难以言表。

  因此,为给女教职工减压,除在政治上关心她们外,还注意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有益女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开展健身操、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交谊舞,组织女教职工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活跃女教工的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工会还应该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帮助青年女教职工学会家务管理、治家理财本领,营造以创业成才为轴心的夫妻关系和家庭氛围。使女教职工能切实承担起家庭稳定、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发挥女性独具特色的重要作用,使家庭和事业得到和谐统一。

  由于特殊性,落实女教职工劳动保护、维护女教职工特殊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女教职工评职晋升、福利待遇、进修学习等方面应与男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同时,学校还需重视女教职工孕产期、计划生育假等待遇的落实,为争取她们的权益向学校提出合理建议。对生病住院的女教职工进行探访,并为她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定期组织妇检,解决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倾心尽力。

  “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是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中的伟大事业,建设好“女教师未来提升工程”,使女教师在自己学校这块育人的园地里形成一个有教育实力的女教师集体,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一项宏伟的工程,还有许多途径有待我们去探索。(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 陈姝)(本文曾获2010年安徽省女教职工论文大赛二等奖)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