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视线>详细内容

我的语文老师

作者:袁远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03 15:15:13 浏览次数: 【字体:

  也许是被误导的原因,我对语文学科似乎有种天生的排斥。然而他,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彻底地改变了我。

  “我叫赵克明。赵姓在《百家姓》里居第一,咱可是沾了宋代皇帝的光哦;‘克’是马克思的‘克’,咱可不能与伟人马克思相比;‘明’是诸葛孔明的‘明’,咱也不能和智者诸葛亮相比。”这是他与我们初次相见时的自报家门。咦,这老师有点意思!我仔细打量着他:身材高大,双鬓微白,衣着整洁,目光炯炯。

  “学习语文,贵在情感。在没有情感的人眼里,书本上排列的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方块文字;在有感情的人眼里,那一个个方块字不但形体优美,而且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命体。”这是他在给我们上见面课。他从“情感”谈到“敏感”,又谈到“语感”,他从汉字谈到成语,又谈到唐诗宋词,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新鲜!往常一拿起书本就犯困的我,怎么就没有看出语文竟然如此神奇?我用新奇的目光抚摩着新发的教科书。

  “学习语文无捷径可走,诵读是关键。你得正确地读,有滋有味地读,美美地读,把自己的情感读进去,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说着,他打开课本,为我们范读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声音时而高亢,时而舒缓,时而激越。同学们屏息静听,渐渐地,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画:伟人毛泽东立在江边,近处湘江北去,远处万山红遍,万物跃动,生机盎然。哦,语文真得很美呢!这是我第一次在语文课上感受到。

  “倾吐真情,张扬个性。反对假、大、空、套!”这是他第一次上作文课时给我们喊出的口号。刚开始,我们对这两句话还一知半解,他从包里拿出一本书——他编著的《中学生个性化作文引路》——给我们读了他自己写的文章,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啧啧,作文应该这样写!作文可以这样写!我用异样的眼光注视着我们与众不同的语文老师。自读书以来,我的语文老师在教我们写作文时,总是要求这要求那,画框定调,致使我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发憷,不知该如何下手,于是便胡乱地扯上一些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有时甚至抄袭别人的文章交差。如今的老师解放我们了,我可以借作文吐露我的真情,展现出我的个性了!为了激励我们,他还让我们写随笔式日记,并将优秀的作文打印出来编成纪念册,还推荐给各个杂志社。说真的,咱真心动了,做梦都在写作文送到杂志上发表呢!

  “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他写给我们的一句名言。他说这是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先生说的,毛主席听从他老师的教导,在日理万机中阅读“二十四史”,写下超过“二十四史”字数的批注。说到这里,他还给我们展示了他的教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做了各种各样的标记。哦,学习语文的诀窍原来就在这里!我们这些以前只动眼睛不动手的“君子”们,开始学着读书动笔了。有几个“懒虫”积习难改,他发现了,便扬起手,抬高声调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手要保护好,手一定要保护好!”同学们都心领神会地笑了,那几个“懒虫”也赶紧拿起了笔。实不相瞒,过去一学期下来,我的语文书如同刚发的一样崭新,翻个几十页才能找到胡乱勾画的一笔两笔,进高中的语文书被我翻得“缺胳膊掉腿”的,每一页都有密密麻麻的笔记。而今,读书动笔已成了我生活的“家常饭菜”了。

  正如他在博客里说的,语文课堂是他的园子,他就是一个埋头耕种的农夫。他的课永远是激情四溢的。一篇没有什么意思的文章,经他一点拨,就奇迹般地生了魔力。他的讲解抑扬顿挫,配以不同的手势,每到高潮处,更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听着他的话语,我和同学们沉浸在语文的美妙世界里。但他却说,他喜欢同学们在课堂上展示,课堂应成为大家的学堂。他每节课前都安排一位同学上台交流展示,鼓励学生把语文最精彩的面貌呈现给大家;他还鼓励大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大胆发表不同的意见。原来文章也是多解的!原来文章也是有生命的!我由小心翼翼地远观它,开始欢呼雀跃地走进它。

  哦,对了,他是唯一不给我们订资料的老师,真正减轻我们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他还在博客上发出“语文作业与理科‘接轨’应该缓行”的呼吁。他说,语文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语文学习有自己的规律。他让我们每天坚持纠正生活中的语言错误,积累成语,将我们的语文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他让我们阅读报刊上的美文,阅读名著,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创造美,感悟语文的魅力。
他,就是这样一位语文老师,一位浑身散发着语文味的老师,一位让我爱上语文的老师。
   
  非常幸运,我在高中与他——赵克明老师相遇,我的生命体里已汩汩流淌了母语的血液。(霍邱县第一中学  冯宏)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