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视线>详细内容

世界中小学美学教育探讨

作者:徐缓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8-01 09:13:36 浏览次数: 【字体:

世界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趋势
■张道森(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21世纪,世界各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即美术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美术教育必须关注人文;强调教育的综合,美术教育更注重与文化及社会的联系;强调以情境学习取代直线形式的艺术学习。
  ●关注人文 关注多元文化
      中小学美术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包括弱智、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美术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更加关注人文内涵。美术教育已经不再把重点放在技术目标及其实现上,而是转向关注在动态的过程中个体所获得的身心发展。美术教育更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关怀。即理想的文化——心理素质的关怀,理想的“人”的教育,使人精神高尚完美的教育,发展各种能力的教育。教育观从自身视角和立场反对技术性,注意人性的本质,全面发展人的身、心或知觉、情感、潜能等。
  中小学美术教育把文化多元化作为财富的源泉,尊重和赞赏其他文化,在保存、发展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认为各种文化都应作为教育关注的对象。注重文化与价值的多元性,养成对文化的积极态度,消除性别、种族、社会、阶级,从而了解他人、尊重他人,最后能了解世界,尊重世界。抛弃传统的封闭思维,采取全方位的开放性思维。
  ●视美术教育为文化教育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出美术教学多样性的生态优势, 创设多样性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世界上一些国家都认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注重艺术文化的学习已是新世纪艺术教育的一大特点。通过艺术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艺术与人类、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政治、艺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
  ●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美术教育提高了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全方位观念,体现出对人的知识与能力、身体与心理、学业与品格等全方位的要求,即现代社会迫切要求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和造就健全发展的“人”。
  中小学美术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在:1.全民艺术教育。确立全民教育目标在于“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2.素质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素质艺术教育处于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为中心。片面强调学科教育,重视学科技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都是偏离以人为本的体现。改变这种状况,是实现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重要方面,是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各国目前艺术教育改革都在摒弃以往那种对艺术教育狭隘偏颇的、功利性的理解,认识到美术教育可以建构人的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的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个性完美的人,以及由此产生的整个社会的稳定、协调和进步。
  ●注重过程的生成性     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互相连接
  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性的;教育目标是一般性的、形成性的、创造性的、转变性的。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重视快乐与体验的学习,是精神、经验、观念、能力的生成过程,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
  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主动把社会美术教育和家庭美术教育纳入视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美术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加强美术教育的横向联系,使之密切配合、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单向讲授和定时间、定地点的分科教学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采用学生探究、交互式学习和多种美术形式交叉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