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道高考题说开
政治组 邓小慧
6月10日到18日,我被抽调参加了安徽省2014年高考政治学科的网上阅卷工作。在这紧张而充实的阅卷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高考的公正严明。在阅卷老师面前,每一位考生都是平等的,只要你努力了,认真了,尽力了,每位考生都会得到他应有的回报。为了在考场上发挥得更好,了解高考阅卷也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就这次阅卷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走近高考阅卷
阅卷老师在正式阅卷之前,必须经过非常严格的培训,无论你是第几次参加阅卷,都必须参加培训,通过考核才能正式阅卷。培训通常是一天的时间,先进行分组培训。分组培训,主要是统一答案,领会专家组制定的评分细则。评分细则要比标准答案更加详细,是专家组在试评了几千份考生试卷后制定的。评分细则制定得越细,对考生越公平,可以让考生的所学知识得到更全面的考察,阅卷老师也可以更好地做到给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宽严有度,始终如一。我所在的小组改的是文科综合第39题第(2)小问: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的不同。
试卷题目:
39.(28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一及第(1)小问,略。
材料二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20分)
参考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当地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出台政策,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政府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政府组织考察,发展经济,体现了实践的决定作用。(8分)
?评分细则:
1、物质决定意识,(1分),当地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或者反作用,1分), 政府出台政策,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1分)。或答认识对实践(物质)具有反作用(1分),或从创新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给1分。
3、规律是客观的(1分),政府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1分)。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分),政府组织考察,发展经济,体现了实践的决定作用(1分)。或从实践、认识、真理任意角度分析材料给1分。
5、将2、3两点结合在一起写了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给3分,结合材料分析较好的给4分。
6、若只回答了认识和真理,没有回答实践的作用给1分。
7、只有材料没有原理给1分。
8、没有结合材料,但原理分析准确完整的可得该要点的分值。
9、该题总分不超过8分。
第一次看到这样细致的评分细则,我感触颇深。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各类试题所给的答案都只是参考答案,很少制定得这么详细,而且在平时阅卷中,老师一般也只是根据参考答案批改,与答案一致的就给分,不一致的就不给分,而结果可能会使一些可以得分的点却没有给分,使学生得分偏低,从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导致一些学生只会死背答案,缺乏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那么,要更好地适应高考,老师和学生在平常的训练中就要有意识地去按照高考的规则去要求自己,做到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考试当平时。作为老师,在日常批改试卷时,要像高考阅卷一样,给试题制定评分细则,不能只拘泥于参考答案,可以在认真研究试题和学生答卷的基础上对参考答案进行完善,对学生符合试题要求言之有理的答案给予肯定。另外,从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的答题注重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答案都是从材料分析中得出的,答题时也要求结合材料作答。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试题时,不能只是报答案,要帮助学生提高其分析材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材料中的语言转化为教材语言。
对于学生来说,在平时的自我测评时既要重视参考答案又要敢于突破参考答案。高考答案评分细则很细,在题目设问要求范围内,言之有理都可得分,因而在自我评卷时要注重分析题目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在答题后可以将参考答案和教材相关考点结合在一起对参考答案进行补充,形成自己的答案。比如这道哲学题,知识范围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用唯物论、认识论的知识回答,参考答案只有四点,而评分细则将它细化为九点,这九点基本上覆盖了唯物论、认识论的所有考点,如果考生将这两个部分原理都答上,并且结合了材料,基本上就可以得满分了。因此,要想在考场上得高分,平时就要注意对相关考点完整掌握,学会对考点进行梳理,构建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复习。
二、考生答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本次阅卷中,我们组改的这道哲学题难度不大,是易于得分的题,有不少满分和接近满分的答卷,但是对于一些得分较低甚至零分的考生,我们觉得还是很遗憾,也发现考生在答题中存在一些问题。
1、字迹不清,难以辨认。阅卷老师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一天要评阅4、5千份试卷,在这样的劳动强度下,所有的阅卷老师都不可能保证有足够的耐心。卷面较差的试卷,首先会拉低阅卷人的印象分,如果有的关键步骤写得太挤太乱,实在很难辨认,后面即使说得再好也不一定给分,考生就可能吃亏。
2、急于答题,审题不清。文综考试时间紧张,政治的主观题又是在最后,一些考生急于答题,却没仔细审清设问。有的考生把这道哲学原理题写成了政治学原理题,还有的把唯物论、认识论原理写成了辩证法原理,结果是虽然写了不少却没答到要点,因而白白花费了宝贵的时间。
3、缺乏关键词,专业性术语。阅卷时,特别强调知识点的把握,采点得分,关键词尤为重要。高考阅卷强度很大,为了提高评卷效率,阅卷老师在阅卷中往往只看要点,尤其是看一些关键词是否答出,有则得分,无则扣分。所以要求考生答案思路清晰,特别是标准答案中要求的关键词、政治学科专业性术语不能含糊,否则造成失分。一些同学用日常用语回答,比如,“一切从实际出发”写成“一切从事实出发”,或者通篇只是将材料复述一遍,没有原理分析,都要丢分。这就要求,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对政治学科各个模块原理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原理的关键词。夯实学科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只有牢牢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答题时才能准确运用。
4、原理混淆,张冠李戴。哲学原理较多,而且一些原理比较容易混淆,在高考的紧张答题中,一些学生出现了哲学原理混搭,比如,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写成了“意识具有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有把“实践具有客观性”写成了“意识具有客观性”,这样也不能得分。因而,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准确理解把握知识点,理清思路,在知识点的把握上不能含含糊糊。
5、答题时出现错别字。错别字是不能忽视的,特别是关键词不能写错,有的评分细则中甚至明确地规定了错别字不给分。在这道哲学题中,也出现了不少错别字,比如,将认识论中的“实践”写成“实际”、“认识”写成“知识”,将唯物论中的“物质”写成“意质”,这些都不能得分。平时的学习中,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紧张的高考答题过程中避免关键词出现错误而带来的不必要的丢分。
三、答题技巧
规范的阅卷程序更要求我们规范的答题,在平时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卷面整洁,条理清晰,答案要点化,用数字清楚地表明答案要点;
2、主观题要做到先审题,后构思,最后作答;
3、简明扼要,答出要点,写准关键词;
4、原理和材料要相结合,切忌原理和材料“两张皮”;
5、原理表述要准确全面。
这次高考阅卷的经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让我认识到高考复习犹如盖房子,需要科学规划,夯实基础,构建框架,再添砖加瓦,精雕细琢。在政治学科的学习中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从细节做起,脚踏实地地去学。
(胡兴强老师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