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组 朱 杰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省召开了2014年“国培计划”项目申报评审会和答辩评审会,笔者被聘请参与其中工作。
通过申报评审会和答辩评审会,可以看出省教育厅为进一步推动教师培训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整个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 )示范性项目、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教师培训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认真做好培训调研,按需设置培训项目
申报院校(机构)要对“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深入农村学校,重点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找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工作重点。要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分析,准确把握教师培训需求,细分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规划设计,确保项目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示范性项目”进一步凝炼培训重点,旨在加强高端培训,倾斜支持体育、美育、特殊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紧缺领域教师培训,创新完善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加强专兼职培训者队伍建设。“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要加大送教培训力度,切实扩大培训受益面,进一步完善置换脱产研修,推动短期集中培训改革,提高远程培训质量。专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洽。
二、推进综合改革,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审报院校(机构)要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单一和培训质量监管薄弱等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改进培训课程,创新培训模式,优化项目管理体制,推进“国培计划”综合改革。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系统设计递进式培训课程,满足教师不同阶段需求,让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实现学用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包含以下几方面:
1、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对经典诵读教育骨干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对书法教育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专项培训,从而提升教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推进立德树人。
2、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贯彻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年——2016年)》,对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为每所特殊学校至少培训一名骨干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校本研修指导能力。
3、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对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集中培训,将基本技能与专项技能培训相结合,重点提升教师专项技能和培训能力。
4、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教师的保教能力和园本研修指导能力,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5、骨干班主任教师研修。对骨干班主任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进行集中研修,提高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6、信息技术骨干培训者专项培训。对信息技术骨干培训者进行专项培训,重点提升混合式培训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为各地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培养骨干管理者和培训者,推动网络研修与现场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的开展。
三、推进混合式培训, 提升培训实效性
要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切实推行混合式培训。申报院校(机构)要将网络研修社区作为项目申报的重要条件。集中培训项目要将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面授阶段要切实提升实践性培训效果,通过现场诊断,帮助教师发现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实践观摩和情景体验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将返岗实践作为培训的组成部分,利用网络研修社区对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确保学以致用。远程培训项目要将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建立并完善“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通过建立学科组、学校、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做好线下研修,确保现场实践成效。主要包含如下几点:
1、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端研修。对中小学幼儿园省级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将集中面授和网络研修相结合。以任务驱动为主成,提升专项能力,总结教学经验,塑造教学风格,凝炼教育思想,打造研修团队。面授阶段重在经验总结、问题诊断、思想凝炼,明确提升目标与路径。网络研修阶段重在导师引领、课题研究、反思实践、交流研讨、成果展示、辐射引领。通过跨年度、分阶段连续递进式培训,为各地培养一批教学改革的带头人和骨干培训者。
2、优秀青年教师成长助力研修。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小学幼儿园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将集中面授和网络研修相结合。通过任务驱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打造研修团队。面授阶段重在问题诊断、案例示范、情景体验,做好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网络研修阶段重在导师引领、同伴交流、反思实践、课题研究、成果集结、辐射引领。通过跨年度、分阶段连续递进式培训,为各地培训一批省级骨干教师和骨干培训者。
3、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将集中研修与教师工作坊相结合,培养“种子”教师,组建教师工作坊,培训区域骨干教师,提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推动“种子”教师,从优秀迈向卓越,打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探索骨干教师常态化培训模式。
四、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和水平
要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申报、方案评审、组织实施和绩效考核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项目实施过程监控机制。申报院校(机构)要探索高等院校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联合申报机制,调动培训实践基地积极性,确保“影子教师”跟岗实践质量。采取名师示范、现场诊断、同课异构、交流研讨等方式,完善送教培训模式,提升送培送教质量,利用网络研修社区,为参训学员培训期间的学习和训后跟踪指导提供有效服务。申报院校(机构)要定期通报监管评估结果,强化评估结果应用。
要进一步创新学员学习过程监测手段,探索利用学员互评作业等机制,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所有项目都要为每位学员建立网上“个人空间”和电子档案等方式,突出过程参与学习成效,完善学员评价机制,提高培训效果。
(张宝老师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