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教学例谈
语文组 徐礼诚
在新课程理念关于确定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中,过程和方法一维尤为引人注意,它真正将教学的关注点由知识本位转移到学生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享受过程,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定位及落实依然存在诸多值得商讨的余地,这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体现得相当明显。本文拟从主要问题、定位因素、落实途径等方面,就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定位及落实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过程和方法目标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教学目标的确定虽说关注的是师生互动教学的目标,但毕竟重在学生,重在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到的目标状态。可是,很多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过程和方法目标,依然有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目标定位抽象,缺乏可操作性
在较多的教学设计中,过程和方法目标的确定不是关注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预期目标状态,而只是教师主观认为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吟咏诗歌,一唱三叹,由朗读进而诵读,感悟诗境。”这样一定位,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并没有站在学生立场上,准确制定一个学习的目标。再有,“引导学生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鉴赏词的能力。”这样的目标定位已较为准确,的确是立足学生角度的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方法和过程,只是稍显抽象。针对一首篇幅本不长的古诗词界定的目标,可以更具体些,以增强可操作性,突出教学设计的重点,且特别顾及学生学的情况。因此,该表述可修改为“能够通过诵读品味理解某某句,进而感悟全词,体会出词的什么什么样的意境”。
2.目标游离学情,任务无法达成
既然目标的界定当以学生为主要关注点,那么在设计教学目标前应仔细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经验、学习兴趣、知识结构等情况,特别是要认清学生对即将教学的某首古诗词相关知识背景的储备和阅读技巧的训练情况。在一些词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喜欢把对该词词牌、即格律的分析作为教学的主过程,细化格律对应的音乐美、境界美,窃以为这有拔高学生水平、卖弄教师学问之嫌。词之为体,因牌而异,除上下阕区别、过片等需要加以解释外,其余内容过于生僻的,老师都不一定能说清楚,何苦让学生去掌握这些细枝末节呢?另外,对不同的诗人、时代背景和诗歌技巧等,学生的阅读经验和鉴赏水平很可能是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把李白、杜甫的生平和诗风说得头头是道,但对辛弃疾笔下的各种典故的本事和指向意义就可能感到不知所云。设计过程和方法教学目标时不关注学情,或没有准确把握学情,教学过程推进就会步履维艰,教学任务就可能无法达成。
3.目标脱离文本,课堂拓展繁杂
古诗词有难有易,有的难在文本语句,有的难在背景复杂,有的难在作者特殊,设计目标当因诗而异。李商隐《锦瑟》是其诗歌中最为难解的一篇,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义山出身晚唐,经历最为曲折,人事环境最为复杂,禀性最为敏锐多感,如果把过程和方法目标定位在“知人论世,在了解李商隐人生沉浮的过程中探讨诗歌主题”,就会需要拓展很多关于诗人的历史材料和相关诗歌,极大地加重了课堂任务,且有可能把语文课上得很没有语文味,变成了历史课。如果换一种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定位思路,修改为“在分析诗歌意象、感悟诗歌意境、置身诗境的过程中领悟诗歌主旨”,也许会更有效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
二、影响过程和方法目标定位的重要因素
前面已经提及,古诗词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需要考虑学生情况、诗歌文本等实际内容,还需要考虑课程目标、教材编订等相关情况。
1.学生的阅读兴趣、对诗人诗歌的了解、鉴赏技巧的掌握
古诗词与文言文不同,年代虽久,但平时人们说话、作文不时会引用到,因此学生对其的代沟感不那么强,阅读的兴趣还是较为浓厚的,只是具体到某些诗人或某些作品,如《锦瑟》《涉江采芙蓉》等,可能还是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另外,对诗人其人其诗的了解也是影响目标定位和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一些诗人的心态状态、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等学生并不了解,需要提供必要且准确的资料,以丰富学生的相关认识,为鉴赏诗歌做好准备。
在鉴赏技巧方面,进入高中后学生已熟悉,或逐渐习惯于知人论世、诵读感悟、置身诗境等方式、方法,教学开始前,需要的是根据年级的不同、诗歌文本的难易和内涵的深浅等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过程以明确目标界定。
2.诗歌的语言、意境、表现手法
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独具音乐和哲思的东方美。一些诗句内涵极为丰富,极富表现力,脍炙人口,在教学中应强调出来,指导学生认真品味。
诗歌的意境是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情景交融的思想和艺术境界,是通过对富于特征的事物的描绘,与诗人内在的情意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情境交融、含义深远的生活画面。有的诗以意取胜,如曹操的《短歌行》;有的诗以境见长,如杜甫的《登高》。在目标设计和教学中当区别对待,使学生真正能够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细致分析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是深入理解诗歌主题的途径,是学生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设定上,要考虑各首诗歌本身的特点,作具体分析,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该表现手法在表达上的价值。
3.课程和教材的相关规定和建议
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版块是这样规定的:“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对古诗文能诵读,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等等。在“选修课程”的“诗歌与散文”版块的规定为:“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进行阅读。”“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等等。这些规定较为明显地突出了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设计精神,是指导我们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的有效实施的总的指针。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涉及古诗词的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必修二的“先秦南北朝时期诗歌”单元、必修三的“唐代诗歌”单元、必修四的“宋词”单元。这三个单元的单元导读中,对过程和方法目标都有一定的提示,列举如下:
“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先秦南北朝时期诗歌”单元)、“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唐代诗歌”单元)、“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唐代诗歌”单元)、“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宋词”单元)、“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宋词”单元)。
同时,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三个诗歌单元中,分别通过标题“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表现了编选者和教材的态度,提示了过程和方法目标的侧重点,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在执教具体某一首诗歌时需要特别考虑到的。
三、过程和方法目标的有效落实
中国诗史源远流长,传统的诗歌品鉴方法是直观的、印象的、顿悟的把握,而非细致的分析;这种读诗法又反过来影响了后来的诗词创作。基于此种实际情况,古诗词教学中应强调诵读感悟,充分想象,并对一些富于包蕴性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这也是过程和方法目标应该设定和有效实施的几个要素。
1.重视诵读,引导学生吟咏玩味
古诗词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比起其它文学样式更适宜于朗读和背诵。三分诗七分读,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为了赶着讲“知识点”或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而应付差事似的带着学生读两遍了事的现象。读,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是方法。教学时应重视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去分析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深远意境。这之后,再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吟咏,使朗读能够更准确,更富有感情,使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语调的抑扬顿挫都能恰到好处,符合诗歌的语言规律,体现诗歌的语言美。
例如,在《采薇》一诗的教学中,重章叠句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三句若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身心投入于诗歌情境,而只是干巴巴地让学生分析“作”“柔”“刚”等反映出的时序更替的变化及主人公归家心切的情绪,那么学生就根本没有进入领悟、欣赏的过程。
需要提及的是,诵读技巧的训练不可没有,也不可过多。针对当前高中生的实际诵读水平,可以把训练重点放在重音、停顿和语调的抑扬顿挫上面。教师如果个人诵读水平不高,就必须一方面加强自身的诵读能力锻炼,同时通过播放名家范读的形式解决燃眉之急。
2.发展想象,引导学生置身诗境
中国古诗词创作重在意境,平时我们需要欣赏品味的古诗词,在意境上都有绝佳之处。意境中既包涵着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也曲折地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内容。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想象,将诗中的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还原为其时的生活体验,置身于诗境,得到一种审美的享受。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能够切实进入诗歌的意境当中,而不是仅仅把一些内涵较丰富的意象剥离出来作形而上的分析。试想,在李清照《醉花阴》的鉴赏时只注重分析“黄花”意象的几层意义及形象的历史流变,忽略了诗中环境和诗外背景的体察,忽略了诗中女主人公和诗外诗人形象的感知,那么学生得到的审美认识只能是断片的、零碎的,且永远不会真正地欣赏一首完整的诗。
3.组织探究,引导学生个性阅读
当前古诗词教学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太在乎抽象思维的训练,过度关注“言”外之“意”了,每一句诗都有无重的“深意”。析杜甫,每一句诗都渗透着忠君恋阙;论稼轩,每一个词都传达着愤懑不平。对诗歌本身的阅读反倒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诗词未读几遍,就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且一味求新求深,并美其名曰“个性阅读”。其实,这不是探究和个性阅读,而是坐而论道,自欺欺人。
上海市特级教师程红兵曾说:“课堂问题的设计应少而精,扣住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吃透文章内涵,领会文章精神意图。”基于这种认识,如果能够设计出既能引导学生主动理解诗歌内容,又能刺激学生合作探讨诗歌内涵的问题,例如在《马嵬》的导入后引入“对比”手法的探讨,在《雨铃霖》的互动中要求学生针对“长亭晚”一景和“杨柳岸”一景的比较分析,那么也许能真正达到学生有效地合作讨论、深入探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的理想状态,进而实现过程和方法目标的顺利落实。
(王萍老师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