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一期>杏苑走笔

奶奶和父亲

河西校区语文组   刘秀娟

奶奶是在昏迷了整整九天之后去世的。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奶奶躺在席上,我看见奶奶在微弱地呼吸着,可是任凭我们怎么呼喊,奶奶再也不会睁开眼了。一天、两天……一直到第九天,奶奶突然口吐白沫就断气了。九天,她是多么留恋这个世界,她多么想再多活几天啊。奶奶没有受罪,脑梗塞突然栽在地上就昏迷了。这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上天眷顾一生勤俭操劳的奶奶,不想再让她受罪。奶奶去世了,带着数不清的留恋,对生的留恋,对子女的留恋。奶奶去世了。

  奶奶去世的那个夏天,我正好在家,没想到却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奶奶患有老年痴呆五年了,耳朵几乎聋了,说话也不清楚,腿也摔断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十几个小时甚至二十个小时,只有吃饭的时候才会坐起来,吃喝拉撒都是父亲在照顾。奶奶整天昏睡着,可是只要听到我回家,奶奶就会从床上艰难地爬起来,手里扶着凳子,弯着腰,用凳子当她的拐杖,凳子往前挪一步,奶奶就往前挪一步,就是为了挪到我跟前听我说话。无论我说什么,奶奶都很认真地听着,即使什么都听不到,这是奶奶的习惯。夏天的午后,我像小时候一样在院子里洗澡,奶奶突然哈哈大笑,那么爽朗开心,就像没病时一样。那次是我最后一次听到奶奶的笑声。

  奶奶是个乐观坚强的人,她生了九个孩子,可是最后活下来的只有大伯和我的父亲,其他七个孩子不是饿死就是病死了,有对双胞胎姑姑长到九岁病死了。奶奶说起来就会默默地流泪,又赶紧拭干泪,开始干活了。奶奶从来不会在悲伤的事上停留太久,只要我们不问,奶奶似乎忘了那些伤心的事。自此,我再也没有见过奶奶流泪。

  “活着多好啊!”奶奶经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活着就有奔头。活着永远都比死了好。

  奶奶从来不抱怨,很容易满足,只要吃饱饭,奶奶就高兴,她高兴地耕地锄地;她高兴地给庄稼薅草;她高兴地挥动着镰刀割麦收麦;她高兴地劈柴烧火做饭;她高兴地刨红薯片子,把红薯片子一筐筐撒到地里,等晒干后再一片片拾回来;她高兴地砍苞谷,在密不透风的苞谷地里,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背。奶奶是个操劳忙碌的人,她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直到摔断了腿,直到患了老年痴呆症,奶奶终于不再忙活了,她常常一个人沉默着,呆坐着。我有时会听到奶奶说,老了不中用了咋办,干不了活她就很失落。我知道劳动带给奶奶的是满足开心,劳动让奶奶忘却了丧子的伤痛,劳动让奶奶体会到活着的意义。后来奶奶瘫痪了,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还非要自己洗碗,差点栽倒在水池里。

  奶奶老年痴呆后,谁都不认识,只认得她的儿子。奶奶一天都不想离开她的儿子,只要父亲一顿饭不在家,奶奶就会说:“你咋才回来?你上哪儿去了,你咋不回来?”就像孩子在撒娇,奶奶是多么依赖父亲!他们俩相依相偎,直到奶奶生命的最后一刻。父亲和奶奶一辈子没分家,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父亲却伺候了奶奶十几年。

  奶奶吃喝拉撒全在屋里,父亲每天端饭前先给奶奶洗手,擦嘴,戴围裙,喂饭,喂完饭再擦嘴,就像伺候一个三岁的孩子。一辈子没干过家务活的父亲开始干活了,每天洗衣拖地晒被。冬天,奶奶经常尿裤子,有时还拉大便在裤子上,父亲每次换裤子都会叮嘱一遍:“娘,别尿裤子上了,拉大便要拉盆里。”奶奶总是会重复她那永不变更的话:“我没有尿裤子上。”“你看还说没尿,这不是都湿了么,还有大便。”奶奶每次都摸摸裤子,一脸无辜的样子,像个犯错的孩子。有时候一天要换几条棉裤,父亲假装生气地说:“再尿裤子上我就不管你了。”奶奶就会乖乖地说:“好,我不尿裤子了。”奶奶听父亲的话,年轻时候听话,老了更听话。

父亲专门给奶奶做了一个马桶,用椅子改造的,在椅子面上挖个大洞,在椅子下放个桶,奶奶就可以坐在“椅子”上解手了,大便小便都是父亲亲自倒掉。每天先把屎尿清理完毕,把房间打扫后再端饭。夏天,父亲每天都要给奶奶洗澡,先准备一个大盆兑好热水和凉水,然后让奶奶坐在盆里开始洗,哪怕最热的时候,奶奶身上都没有生一点褥疮,没有一点异味,干干净净地活到生命的最后。父亲给奶奶买了一辆轮椅,准备天气晴朗的时候推奶奶出去转转,可是再也没机会了,奶奶就在那年夏天去世了。

  奶奶老年痴呆前还患有心肌梗塞,常常在夜里发病,父亲在奶奶房间装了个门铃,一按就响,父亲睡在隔壁就能听到。每当半夜铃响的时候,父亲就会把奶奶抱到架子车上往镇卫生院跑,父亲用他的脚丈量了从家到医院的距离。镇上卫生院治不好,父亲又打120电话转到县卫生院。

  有一年冬天奶奶住院,脑梗塞。医生说:“不用治了,拉回家准备后事吧。”父亲嚎啕大哭,为奶奶的病,父亲哭了一次又一次,对着医生哭,拉着架子车边跑边哭,对着救护车哭,苍老的父亲还像个孩子那样地无助。父亲把昏迷的奶奶拉回老家,盖上被子,守着,守着,守到半夜,奶奶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大声说:“咋恁热啊。”把被子掀开了,父亲赶紧把奶奶送到医院,又抢救过来了,住院半个月。从那年开始奶奶就神志不清了,医生说是老年痴呆。

  村里的人都说,父亲让奶奶多活了十几年,是父亲一次次把奶奶从死亡的边缘抢救过来。奶奶疼父亲,父亲爱奶奶,奶奶从不舍得使唤父亲干活,只是叫父亲好好读书上学,父亲一生拿笔杆子,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到老了愈加勤奋,或许是得益于奶奶的教诲吧。

  那年夏天,奶奶94岁,父亲66岁。

 

  【语文组同仁网评】

  文字朴实,情感真挚。读到奶奶劳动一段,让人想起大堰河;读到父亲奉养一段,让人想到《陈情表》。虽时代有异,但孝亲不变。——侯方胜

  泣血明月照枇杷,震川百字志寒花。归氏词句透纸背,刘秀笔墨示才华。梦里思亲母走近,堂前望儿日偏斜。人生渡口初相遇,一世母子一世家。——彭荣能

  叙平凡之琐事,抒至善之孝情,得震川之笔法!——陈世宏

  刘老师文笔细腻,感情温婉,勤于动笔。为才女点赞!——鲁先荣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8-11-29 11:52:19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