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校区高三(6) 杨小雨
无论从前,还是现在,或者将来,心里总住个家,一直都是它。
老房子位于一个并不发达的小城郊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几条水泥路勉强通到门口,稀稀落落的几座草房子搁在地面上,几根烂茅草搭拉在门檐上,就是这样的家哺育了三代儿女。
清晨,薄雾笼罩了村庄,几缕阳光钻了出来,远处传来轰轰的声音,想来是附近的城市又开始忙碌了吧?几朵残花跌落在门口小溪边,昨夜又起风了吗?门口,奶奶一早就起来喂牲口,那些都是她老人家的大宝贝们,起得晚了,就生怕它们被饿着了。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从远处扑来,灼干了树叶上的露水,蝉一遍遍地叫着,小溪上的水一动不动,定格般地平静,好像整个世界只有热气与蝉的较量。然而草房子却格外凉快,就像帝王的避暑山庄一样。田地里的老农们扛着农具,喘着粗气回来休息,爷爷奶奶也不例外。
最喜欢的就是夜晚,外面死一般地寂静,把狗吠和牛蛙的叫声衬得尤为清晰。乃至今日,在教室里坐着听到远处狗叫,也会静静地向窗外凝望会,这大概就是乡愁吧!室内暖黄的光包裹着屋内任何一个角落,爷爷奶奶和我围着一个小桌子吃饭,很踏实,什么都不用想,只想着当下多么幸福,真好!
很多年过去了,家乡变了,一个只有高楼、水泥路的‘城市’,打破了几十户人家的乡愁。
有些东西虽然不在了,但诞生过生命的东西叫人怎能忘记?几间方方正正的小屋拴住了几代人的心血与归宿,至少我依然贪恋它的温暖与归宿。
蓬勃朝阳,难忘流光,静谧弯月,老房子用它的温暖与踏实伴我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