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校区语文组 方章杏
组诗《归园田居》是诗人陶渊明在辞去彭泽县令,彻底与官场决裂后唱出的心灵最强音。他那纯朴的天性以及酷似山水般澄澈的心灵终于得到完美怒放,身心舒展到无与伦比。很多人在读《归园田居》这首诗的时候,习惯性把它断句为归园/田居,意思是回归田园,做个无拘无束的田居农人。我也一直认为这种理解没有问题。
直到一次听课活动,课堂上老师说两种断法都可以——归园/田居或者归/园田居,我开始思考到底哪种更符合五柳先生的心声呢?
忽然想起曾经看过一段介绍陶渊明的文字,说诗人在归隐后有过三处住所:上京里、园田居、南村村舍。归隐后的陶渊明从上京里移居园田居,开始了躬耕自给的生活和大量诗文创作。当脑海中闪现过这条信息,突然觉得我以往的断句和理解可能有偏差了。
如果把园田居读作地名,如此应该断句为“归/园田居”,就是回家的意思,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归园田居》是一个五首组诗,分别写了田园环境、质朴交往、躬耕之感、探访故友、访余之欢,俨然就是一副普通农民生活场景。但这样理解会不会就显得太浅显,没有突出田居的那种隐逸之感呢?这又怎能配得上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头衔呢?
噗嗤一笑,突然觉得自己有故弄玄虚之嫌。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深刻见解,无非就是我们自己牵强附会的自以为是罢了。官场上混迹的陶渊明如同“羁鸟”和“池鱼”,痛苦地过着“心为形役”的生活。因其“性本爱丘山”,骨子里就是个地道的农夫,于是辞官回家,做个自由自在的农民去了。
后人偏偏要把他塑造成归隐之宗,作为自己官场失意、归隐山野的楷模先例,以便借颂赞陶氏来自喻自诩自宽自慰。这无非是失意读书人需要一个“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庇护所罢了。
在我眼中,陶渊明从来都不算是真正的隐士。对于隐士,我觉得只有两种:一种是走终南捷径,靠“隐”来出名的人,借“隐”以寻求出仕机会,这些隐者的“隐”更多的是一种炒作,一种自我宣传;另一种则是独孤求败的世外高人,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该拥有的都拥有了,用余下的时光静看花开花落。而陶先生的归隐,更多的是被社会所迫,为官场所不容。
读陶渊明的诗觉得他甚是真诚,有时又是那么可爱。他身上有着“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的无奈慨叹,但也能咏出“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的洒脱豁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如此披星戴月的结果却是“草盛豆苗稀”的窘迫。他的诗里散发着酒的芬芳,也有着普通家庭的绕膝承欢。做官就是为谋生,图的就是公田之粟可以酿酒,这点现实的想法并不是难于启齿的。做农民就好好种田地,虽然稼穑之术还欠火候,但自己乐在其中。
陶渊明就是这么个简单的人,一个追求精神自由而又很会写诗的快乐农民。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用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前人,抑或说我们在从前人的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
细细想来,真是不乏类似主观臆断的例子。小时候听的“盲人摸象”的故事,四个瞎子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他们是眼盲心也盲。苏东坡在读到王安石的《咏菊》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后,很不以为然,心想菊花敢与秋霜鏖战,至死焦干枯烂,并不落瓣,于是随手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轼调任黄州团练副使,在重阳节后的一天步入菊园,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已无一朵菊花,这才知道,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
所以,为人师者,当我们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前,还是要谨小慎微仔细考证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