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校区高一(1) 孙丰平
俯仰一世,你可曾低头细看,这是一块饱受战争蹂躏的土地,这是一个浸润东西方文化的文明古国,这里有鬼斧神工的自然风物,这里有弥漫烽烟的悲情长河。一段苦旅,俯拾千年文明,长叹千年历史人文。
曾想若无文成公主的远嫁,无仓央嘉措的情诗,西藏那片荒原怕是会少了几分浪漫。富丽堂皇的过去,多少年,竟不至于被岁月掏空,真实的情感与丰沛的思想,可让一片荒芜滋长出繁花。书亦如此,“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书可担起“文质兼备”四字,可称得上大家之作。莫高窟引发的思古幽情,江南小镇里的恬淡自如,纷纷扬扬阳关雪,风雨飘摇天一阁,随遇而安青云谱,千年一叹中略显恣意。
所谓大家,其写景豁人耳目,其言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做作之态。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曾语:“境非独谓景也。”不错,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如余秋雨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此乃有境界是也。
曾读过不少名家散文,总觉得席慕蓉的文字太轻,少了些质感。李敖的书读来太过尖锐,如鲠在喉。白落梅的作品太过秀气,缺了些内涵。唯余老笔下的文字有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游记散文林林总总,唯此书自成一格,难以模仿。若将书比作房屋,有些书远观金碧辉煌,近看里面却是空空如也。余先生的书远观则气势恢宏,近看里面更是雕梁画栋,细微之处见用心。金玉其外,也绝不败絮其内。
长日无程,念回此书,曾吟了些藏头小句,其文采自是不能与余先生相提并论,略抒己怀而已。
文卷一念消夜昼,化尽昏晓送流年。
苦吟盛世繁华叹,旅道悲苦没落愁。
余遗热血昆仑之志,秋诉风流笔下沉浮。
雨中看尽千古是非,著此常叹天为谁春?
(责编: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