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 赵葆德
“吃喝淠河水,洗用井里水。”这是皋城老城区百姓生活饮水用水的习俗。因为皋城六安临淠河(又名白沙河)东岸而建,城之西南、西北为河湾沙质土地带,城东是平静的护城河,城中是时起时伏向南延伸的丘陵土岗,人们谓之“九岗十八洼”。前人早在低洼之地多处掘井,因此城中百姓习惯于吃喝清澈、淳润、甜美的淠河水。且由于城内距淠河还有一段路程,吃喝的淠河水或是自备水桶远道去挑,或是向卖水者出钱购买,实在不便。于是,平民百姓就常用冬暖夏凉的井水来解决生活中淘米、洗菜、洗衣以及小作坊的生产用水,既省工夫又省钱财,还落个方便。正因如此,形成了皋城百姓饮用井水的习俗。
若要说起皋城水井,那真是颇有历史。群众中传说皋陶之子伯益在六安一带发明凿井之术造福于人,其后推广到各地。这在古书上也有记载,先秦《世本》载“伯益作井,”汉代《淮南子•本经训》也载“伯益作井,龙登玄云”,这实在值得皋城人引以为豪。
皋城水井就数量而言实在不少,不过这些水井绝大多数无名称。依观其分布的坐落之处,大多数与街巷有缘,或在街头巷尾,或在巷内一侧,或在公共的大院落之中,少数还在私人家的小庭院里。自城北向城南,人所共知的水质好、出水旺、用户多的水井,据笔者亲历所见达20多个。如北大街油坊巷尾南边、六德街火神庙台大院内、盐店巷与小东门巷交汇处、鼓楼西大沟沿旁边、庆安街牛角巷外边、东大街晁家祠堂大门前、西大街大观音寺巷内西侧、文盛街五里牌坊附近、黄大街头道巷口旁边、草市街郝老婆巷南边尽头等处均有水井。
皋城水井就其构造而言,均为砖砌水井,下大上小状如鱼罩形。为了人身安全和汲水方便,井口往往安置有青石雕凿而成的内外圆筒状或内圆外呈六角形的井栏,其上小下大恰好扣在井上。但也有无井栏者,井口常用条石砌成方口井。水井周围往往是青砖铺地的井台,或中间高四周低,或一边高一边低,低处砌有明沟,洗用过的废水迅速地流入附近下水道中。面对距地面3至5米的水位,人们汲水、用水十分方便。
皋城水井的命名也颇具特色。少数因井栏造型特殊而使水井有了名字。如西大街花井栏巷,因巷口井栏雕凿有镂花而得名“花井”;三里街铁井栏巷,因巷中水井有一铁架罩在井上而得名“铁井”;鼓楼街仓房拐东侧一院内,因井口有三个井眼,可以同时放下三只水桶下去汲水,人称曰 “三眼井”。唯有三道巷南侧的苏家大井因姓氏而得名。其巷南侧地段,于清代光绪年间(1884年)为法国传教士所建天主堂占用,此井虽在占用范围之内,但因百姓用水需求却单独划出,面积在五十平米上下,旨在方便巷道四周百姓用水。其井在城内颇有名气,乃因其井水质好、出水旺,即使天干地旱之时,独有此井不枯竭,为城中人所津津乐道。又因皋城内有“九拐十八巷”之说,少数水井得名与“拐”也有关,鼓楼东大井拐即是一例。此处有井位于老京剧院大门对面,又处城隍庙巷与中和巷交界的十字路口,古人称“大井”,此处即称大井拐。
皋城水井往往是“一口水井,百家共用”。以水井为中心,四周百姓往往皆来此汲水、用水。少数人家的水井即使位于庭院深处,人们还是穿越店堂,甚而直至三进院落挑水、用水,其店主、家人也习以为常。如东大街塘子巷东侧“一品斋”店堂后有一水井,人们就是这样用水的。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皋城自来水厂的兴建,水井因此逐渐废弃,甚至被填埋。尤其是撤地建市后实行招商引资,房地产开发,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当其在深挖地基之时,所遇水井也便随之拆除而消失。迄今为止皋城水井剩余可数者,已寥寥无几。但是当年水井曾为城中人生活、生产用水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却也功不可没。不过,那场景如今只留在中老年人的记忆中,偶尔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谈资罢了。
(闫俊老师校对)